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探索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针对河南农业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学实践,精心选用教材、制定适合现代发展的教学计划、认真进行课程基本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实践,并取得可喜成绩。
作者
王敏杰
朱连轩
袁超
机构地区
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出处
《科技信息》
2009年第30期I0020-I0020,共1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
关键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科
人才培养
实践
分类号
N42 [自然科学总论]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电工电子系列实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http://kecheng.lut.cn/diangzsy/zj/newpage.html.
2
潘建斌.河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鉴定书[C].
3
李义府,吕向阳.
加强工程训练培养创新能力改革电工电子实践体系[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0,22(4):78-79.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陈明义,杨欣荣,李义府,蓝玉树,吕荣华.
电工电子教学实验的一种新体系[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0,22(1):55-56.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9
1
朱朝霞,杨其华.
在电子实习中引入SMT的教学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3):83-85.
被引量:4
2
祁伟,施金鸿.
微型计算机课程教学与实验的探讨[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6(4):81-82.
3
王佳.
建设具有鲜明建筑行业特色的精品课程[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2):26-27.
被引量:1
4
关宗安.
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改革[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127-129.
被引量:20
5
王佳.
建筑院校的课程建设应注重职业性[J]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5):36-37.
6
程月秋.
电工电子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162-162.
7
王敏杰,朱连轩,袁超.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实验课程改革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2):171-171.
被引量:2
8
江俊辉.
用创新思想加强物理电学实验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0(10):106-106.
被引量:2
9
郑迎华.
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探究[J]
.魅力中国,2014(17):162-162.
10
凌玉华,杨欣荣,喻寿益,吴同茂.
开展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24(1):23-2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9
1
何伟明.
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S1):1-13.
被引量:3
2
刘继春,毛剑波,杨明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6):138-141.
被引量:7
3
陈力颖.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课程实验考试改革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3(52):255-257.
被引量:3
4
韩益锋,姚文卿,董良威.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
.考试周刊,2014,0(45):148-149.
被引量:1
5
谢海情,唐立军,唐俊龙,文勇军,彭润伍,周晓萍.
集成电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5(34):76-77.
被引量:10
6
李新,刘一婷,揣荣岩,辛晓宁.
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J]
.教育教学论坛,2016(1):63-64.
被引量:4
7
刘一婷,李新,关艳霞.
突出专业特色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
.高教学刊,2016,2(7):74-75.
被引量:10
8
陶建平.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质量探索与实践[J]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2014(2):34-37.
被引量:1
9
李俊杰.
浅谈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J]
.魅力中国,2010,0(10X):237-23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陈力颖.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改革与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7(25):103-10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颖伟.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改革与研究[J]
.才智,2019(19):23-23.
2
孙萍,陈昱润,杨雪梅.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9(51):202-204.
被引量:3
1
王日,王晶蕊,郭智慧,梁辉.
浅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J]
.电子制作,2017,25(8):68-69.
被引量:1
2
刘东,卢进军,卢超.
新形势下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
.科技信息,2010(8).
被引量:8
3
郗艳华.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科技信息,2010(20).
被引量:3
4
杨成全,卢玉和,石云龙,王振义.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4):79-81.
被引量:14
5
李士军.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研究[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5,14(3):55-56.
被引量:2
6
唐东明,黄玉清,聂诗良.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8,24(1):66-68.
被引量:7
7
卞宏海.
浅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实验课程改革实践[J]
.中国电子商务,2013(8):114-114.
被引量:1
8
陶珺,张霞.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双语课程设置的探讨[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8(5):121-122.
被引量:4
9
艾斯卡尔·艾木都拉.
浅谈维吾尔文手写文本识别技术的发展状况[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维文版),2015,36(2):22-25.
10
张凯.
新建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2012,25(3):150-151.
科技信息
2009年 第3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