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淋巴结型黑热病误诊为非何杰金淋巴瘤1例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3岁,因反复发热、消度、左侧大腿根部肿块伴疼痛1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8℃,发热面容,巩膜轻度黄染,左腹股沟区可触及直径1-3cm淋巴结3个,压痛阳性,双肺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脏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可触及,肝脾区轻度叩击痛。
作者
叶玉春
机构地区
甘肃中医学院
出处
《当代医学》
2010年第9期102-103,共2页
Contemporary Medicine
关键词
淋巴结型黑热病
非何杰金淋巴瘤
误诊
分类号
R531.6 [医药卫生—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24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9
1
彭文伟.传染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6-87.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43
3
马兴杰,沈泽民,李唯.
黑热病误诊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02,15(4):281-281.
被引量:6
4
田建卿,沈云玲,魏华.
黑热病误诊为恶性血液病二例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04,17(12):875-875.
被引量:2
5
王敬爱.
小儿黑热病15例误诊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1999,12(1):14-14.
被引量:4
6
刘彤华.诊断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0—354.
7
左新平,伊马木,开赛尔,张松,焦伟,瞿靖琦,Kwang Poo Chang,柴君杰.
rK39免疫层析试条在新疆黑热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7,5(1):19-22.
被引量:16
8
祁子斌,董昌麟.
黑热病误诊误治一例[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8,26(6):366-366.
被引量:4
9
胡亚美.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08-514.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瞿靖琦,包意芳,茹孜古丽.
rK39抗原应用于我国西北地区内脏利什曼病诊断的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6,14(3):231-233.
被引量:7
2
张佩瑛.小儿黑热病[J].中华儿科杂志,1958,9(4):325-325.
3
吴中兴 吴瑞萍 等.黑热病.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083-1087.
4
汪能平 李梦东.黑热病.实用传染病[M].,1995.483-486.
5
徐肇Yue 陈灏珠 等.黑热病.实用内科学(第11版,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26.
6
熊勇 桂希恩.黑热病三次复发一例[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9,17(4):237-237.
7
蔡卫民.
肝脏寄生虫感染的诊治[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3):141-144.
被引量:7
8
寄生虫病临床诊治中的一些体会[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3):146-148.
被引量:1
9
瞿靖琦,管立人,依马木苏里单,左新平,柴君杰,陈生邦,Shinichiro Kawazu,KenKatakura,YoshigeruMatsumoto,S.G.Reed,K.-P.Chang.
用重组 rK39抗原试纸条快速诊断内脏利什曼病(英文)[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18(3):155-158.
被引量:6
10
陈生邦,李凡,陈效文,何金萍,管立人.
rK_(39)免疫层析试纸条用于诊断甘肃省内脏利什曼病人和病犬[J]
.地方病通报,2000,15(4):86-87.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24
1
郭翠荣.
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应用[J]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0(11):840-841.
被引量:4
2
罗新辉,陈雪莲,岳阳.
31例黑热病的诊断分析[J]
.新疆医学,2006,36(5):181-183.
被引量:4
3
袁智勇,管健,邓文彬.
早期联合补钾治疗急性重型低钾血症临床研究——附73例报告[J]
.新医学,2006,37(12):800-802.
4
董民,李玉卿.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19例误漏诊分析[J]
.新医学,2006,37(12):810-811.
5
汤达坤.
甲状腺癌76例临床病理分析[J]
.肿瘤研究与临床,2007,19(2):136-137.
被引量:9
6
吴金训,余英豪,张云.
巨大肥厚性胃炎误诊为胃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8):1679-1681.
被引量:2
7
朱科明,陈辉,江来,万小健,邓小明.
肝癌切除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治疗[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28(6):690-691.
8
刘国敏,杨金生,李振明.
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8):871-872.
被引量:5
9
李东艳.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23(4):368-369.
被引量:5
10
赵冬梅,付怀平,裴素丽.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2):126-12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2
1
谢孝泉,蒋术侠.
以肾损害为突出表现的黑热病12例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1994,7(4):161-162.
被引量:1
2
段明,蒋朝东,李黎,李彦.
黑热病误诊致脾切除2例[J]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4,2(3):134-134.
被引量:1
3
杨俊,韦柳,王勇,姜华.
播散型组织胞菌病误诊为黑热病1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5):2963-2964.
被引量:1
4
陈文杰,陈辉树.造血系统疚病临床病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92.
5
Neuber H. Leishmaniasis[ J]. J Dtsch Dermatol Ges,2008,6(9) :754 - 765.
6
Rajagopala S,Dutta U, Chandra KS, et al. Visceral leishmaniasis associated hemophagoeytic lymphohistiocytosiscase report and systematic review[ J]. J Infect ,2008,56 (5) :381 - 388.
7
朱卫民,田培军,陈士军,邓蕾,叶荫棠.
黑热病误诊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J]
.疑难病杂志,2007,6(10):631-632.
被引量:2
8
李文凡,姜瑞,张岫兰.
黑热病11例[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25(10):635-636.
被引量:4
9
罗泽民,陈丽洁,陈昌辉,刘海婷,张宜富,叶飘,黄勇,张舒薇.
小儿黑热病19例[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2):1715-1717.
被引量:14
10
姚志清;孙世中;李德明.黑热病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J]地方病通报,2001(01):5.
引证文献
2
1
谭春艳,周莹.
黑热病2例误诊分析[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6):544-547.
被引量:4
2
唐光敏.
黑热病误诊致脾切除1例[J]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1):129-13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张元芳,王琴.
整体护理干预在黑热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6):204-205.
2
吴德平,王玉忠,魏艳,阿布都艾尼,薛振香,卡伊尔.
2005-2012年新疆疏附县黑热病监测结果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2014,14(8):1095-1097.
被引量:1
3
张鹏,文宏霖,杨云莲,王彩花.
婴幼儿黑热病误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三例原因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15,28(1):57-59.
被引量:5
4
程俊文,何军儒,景金花.
利什曼病误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原因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15,28(12):6-9.
被引量:1
5
凌攀,赵仪,许国君,杨柳莹,王晓凤,陈曦阳,陈闯.
2014年四川省黑热病病例报告[J]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5,13(4):233-234.
6
刘丽平,张晓娟.
婴幼儿黑热病二例并文献复习[J]
.实用医技杂志,2016,23(9):1009-1011.
7
雷飞飞,李儒贵,李芳,谭华炳.
黑热病夫妻患者合并脾梗死临床分析[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7,10(2):135-138.
被引量:5
1
陈成钦,古模发,伍于珍,罗江安,陈英福,蔡光龙,冼超贵,赵充.
淋巴结型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的预后分析[J]
.癌症,1991,10(5):429-430.
被引量:1
2
唐丽英,张淑玲.
酸性磷酸酶染色阴性毛细性白血病1例[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5,16(3):44-44.
3
唐国平,邹益友.
胃粘膜相关淋巴结型淋巴瘤中Cyclin D1,bcl-2及CD95蛋白的表达[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1,10(6):554-556.
4
刘真真,吕晓菊.
黑热病误诊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J]
.四川医学,2012,33(1):165-166.
被引量:1
5
王永碧,梁骥.
黑热病1例[J]
.四川医学,2008,29(10):1310-1310.
6
谭栩,陈建斌,杨泽松,韩风,李招权,张红宾,王建渝,刘林,黄宗干.
黑热病误诊为肝硬化及淋巴系统恶性肿瘤1例[J]
.疑难病杂志,2014,13(2):204-204.
被引量:3
7
季洪健,陈丽萍,王辉.
CT表现为蝶翼样阴影的肺炎1例[J]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99-99.
8
蔺金军,梁丰鹏.
10例黑热病患者骨髓细胞组织形态和临床特点[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08,29(3):211-212.
被引量:3
9
姜林春,刘家应,高原.
骨髓涂片检查诊断黑热病1例[J]
.检验医学,2005,20(5):503-503.
被引量:3
10
焦聿墨.
骨髓检查确诊黑热病1例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1):125-126.
被引量:1
当代医学
201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