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形成于25~12kaBP,古土壤中反映暖湿气候的扇型、方型、长方型与反映冷干气候的棒型、帽型、尖型植物硅酸体含量比值A,自下向上总体变小,表明气候由暖湿向冷干转变,A值并未指示气候转暖,推断末次冰盛期之后海侵速度较快.古土壤发育过程受海侵、海退的显著控制,呈明显阶段性:(i)沉积与成土交替作用时期,自末次冰盛期海退开始,至海面接近最低时止;(ii)暴露成土期,至末次冰盛期过后古土壤被海水淹没时止;(iii)淹埋期,古土壤被海相沉积物覆盖,经受早期成岩改造.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3期2557-2559,共3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476280)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