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儒家的身心安顿方式及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儒家倡导积极入世、奋发有为的生活态度,牢牢地将人生价值定位到现世今生之中,并将个体价值放到群体中、放到历史的洪流中去考察,看重的是个体对群体的贡献,看重的是个体行为对当代和后世的影响,而不是一己的得失,并以此来克服生存的焦虑和死亡的恐惧。儒家这样一种身心安顿方式奠定了中华民族身心安顿方式的基调和底色。
作者
唐明燕
机构地区
大连理工大学讲师哲学博士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共4页
Academic Forum
关键词
身心
安顿方式
现世今生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7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141.
2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
王杰,唐镜.荀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
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
胡平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6
班固.汉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6.
共引文献
277
1
杜敏.
论典籍注释传意的客观性[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6):117-121.
被引量:3
2
孙良明.
从“语法”“句法”术语的使用谈宋金人语法观的树立——兼述中国古代语法学的一个重大发展[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1):77-80.
3
彭裕商.
古文字材料在古书释读中的重要作用举例[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16-119.
被引量:3
4
屈新儒.
中西人权观差异的历史文化反思[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4):18-22.
被引量:6
5
于淑娟.
论西汉初期《诗经》传播的基本特征[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4):45-49.
被引量:1
6
胡建升.
诚斋文气说的审美意蕴[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4-89.
被引量:1
7
张保同.
汉代引礼入法的理论与实践述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5):172-175.
被引量:1
8
吴树国.
宋代桑税考论[J]
.史学月刊,2006(11):31-35.
被引量:5
9
李文山.
中国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演变[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6):153-157.
被引量:12
10
陈莉.
周代贵族审美的等级化特征[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1):39-42.
1
唐明燕.
论儒家生命超越之路的开展[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9(7):28-29.
被引量:1
2
杜宗才.
试论汉代道家的养生思想[J]
.绥化学院学报,2008,28(6):44-46.
3
高文金.
儒道佛的生死观伦理思想刍议[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4.
4
杨锋刚.
庄子《逍遥游》思想旨趣辨正[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4):117-122.
被引量:3
学术论坛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