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 展现素质教育精神——2009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努力体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课程目标的达标要求,从考查内容的知识领域到考查目标的各个方面,从核心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分布到难度分布等方面都能统筹兼顾,关注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支撑、补充以形成有机的联系.重视发挥整卷的作用,在试卷的整体设计上体现了重基础、重能力、重创新的特点,命题的形式更加丰富、活泼,涌现了大量关注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学生个性发展的好题,有益于科学、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可以说,
作者
曾美露
机构地区
山东省济南市教育局教研室
出处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0年第1期9-21,共13页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
试卷分析
中考数学
教育精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个性发展
素质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73
1
吴韶晖.
数学课堂练习"五步曲"[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3).
被引量:1
2
章建跃.
数学教育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数学通报,2005,44(6):6-10.
被引量:44
3
张建波.
认知负荷理论:教学设计研究的新视角[J]
.上海教育科研,2006(11):51-53.
被引量:22
4
刘兼,孙晓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4.
5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数学考试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2008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评价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数学考试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2009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评价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
王建军.数学热点题型[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8
李海平.全国中考数学试题精选[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
9
韩春见.如何提高中考复习的效率.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1).
10
张建敏.特殊数式输入技巧.数学教学案,2010,(5):21-22.
引证文献
18
1
黄水根.
求真务实 择优创新——略谈江西省2009年中考试卷的编制思路[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7):82-84.
被引量:1
2
朱桂凤.
温馨提醒 笑迎中考[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7):88-93.
3
张海华,于清玲.
中考新概念试题分析及中考复习对策[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9):38-40.
被引量:4
4
吴增生.
坚持标准,立足基础,关注过程,引领教学——2010年浙江省台州市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11):31-35.
被引量:7
5
华明忠,金海华.
2010年中考命题特点及导向性研究[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11):39-41.
被引量:3
6
涂敏成.
基础与能力并重 应用与创新同存——对2010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试题的赏析与感悟[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1(3):21-24.
7
林松杰,袁丹.
关注课堂练习 提高教学效率[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1(5):5-8.
被引量:2
8
张宏亮.
重基础 重能力 重现实——2005~2010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试卷的分析与研究[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1(7):93-96.
被引量:2
9
顾广林.
从一道中考题谈教师解题的基本功[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1(9):2-4.
10
李树臣.
全方位扫描二次函数考点[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1(9):39-4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叶茂恒,许芬英.
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四)——实践与综合应用[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1(1):72-85.
被引量:6
2
朱敏龙.
从争议试题谈试题的命制[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1(6):42-44.
被引量:2
3
王同启.
中考数学复习试卷评讲课的有效性探究[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2,5(1):85-91.
4
吴增生.
数学解题指导教学策略初探[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2(6):2-9.
被引量:7
5
范石茂.
注重数学过程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素质[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2(7):35-38.
被引量:5
6
李天舟.
浅谈中考试题的编制方法[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2(10):38-45.
被引量:4
7
邢成云.
宏观构架 整体推进——全息教学论下《四边形》的跨越式教学尝试[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2(10):12-16.
被引量:4
8
潘建德.
回归教材重基础 关注学习重探究——2012年浙江省绍兴市初中学业考试试题评析[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3(5):29-33.
被引量:3
9
沈岳夫.
2012年中考压轴填空题分类解析[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3(5):34-38.
10
朱广科.
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的存在性问题例析[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3(10):36-40.
被引量:3
1
方旭,付三龙.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与启示[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7):49-53.
被引量:4
2
何建.
新汉语水平考试五级(HSK5)阅读部分完形填空题的设计[J]
.考试周刊,2014(19):1-2.
被引量:1
3
阮慧慧.
2016年四川省高考英语试卷浅析[J]
.高考,2016,0(9):178-178.
4
顾燕声.
定义入手辨奇偶,数形结合看周期[J]
.新高考(高三数学),2014(10):25-27.
5
耿龙.
2011年12月四级听力真题解析[J]
.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2012(3):4-6.
被引量:1
6
杨文金.
数列考情梳理与回顾[J]
.考试与招生,2012(11):38-40.
7
华志远.
反思高三模考,探寻复习对策[J]
.财会月刊(财富文摘),2013(3):46-48.
8
贴近生活 考查能力——2012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评析[J]
.初中生(爱学习),2012(9):9-12.
9
付瑞珍.
用黄金规律指导高三复习[J]
.山西教育(招生考试),2006(11):9-9.
10
肖德征,唐日新,徐德淼.
2005年江西省高考自主命题数学试卷质量分析[J]
.江西教育科研,2007(3):100-101.
被引量:1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