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道县杂交早晚稻接班组合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1997年道县早晚稻杂交组合品种比较试验资料试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作出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杂交早稻组合以I优辐26综合性状最好,威优402、金优辐26次之,I优01最差;杂交晚稻以威优647综合性状最好,金优77、威优64次之,汕优4480和汕优晚3较差。评价结果与各组合在大田生产应用中表现基本一致。
作者
唐集祥
朱新明
邓兆玉
周治珍
机构地区
湖南省道县种子公司
湖南省道县种子管理站
出处
《作物研究》
1998年第4期11-14,共4页
Crop Research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灰色关联分析
综合评价
分类号
S51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9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7
1
李植华,王元知,王百众,等.关联分析.杨挺秀主编.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文选[J].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
范士杰.
试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油菜区试品种[J]
.种子,1997,16(3):53-56.
被引量:34
3
李雁,王江民.
玉米杂交种产量及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作物研究,1997,11(4):20-22.
被引量:5
4
徐邦坤,王家仁,姜兆全.
杂交稻秧苗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J]
.杂交水稻,1997,12(1):30-32.
被引量:6
5
何凡.试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红麻区试品种[J].贵州农业科学,1988,(6):25-28.
6
陈举林.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杂交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研究[J]
.玉米科学,1994,2(3):22-24.
被引量:25
7
荆建国,范彦英,王素阁,王德科,秦海英.
灰色系统理论在大豆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大豆科学,1995,14(4):365-370.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陈举林,刘桂玲.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高产育种上的应用[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3,9(2):143-145.
被引量:41
2
王美琴,杜月键,孙永玲.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油菜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3):213-215.
被引量:33
3
陈举林.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杂交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研究[J]
.玉米科学,1994,2(3):22-24.
被引量:25
4
荆建国,范彦英,王素阁,王德科,秦海英.
灰色系统理论在大豆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大豆科学,1995,14(4):365-370.
被引量:31
5
刘录祥,孙其信,王士芸.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7.
被引量:621
6
何凡.试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红麻区试品种[J]贵州农业科学,1988(06).
7
吕飞杰主编,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志[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8
胡启林,向理军.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油葵杂交种的初探[J]
.中国油料,1991(3):51-55.
被引量:15
9
张存良.
灰色系统理论在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综合评估中的应用[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2,8(3):191-194.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89
1
邓穗生.
灰色关联度对腰果新品种的综合评估[J]
.热带作物学报,2004,25(2):10-14.
被引量:20
2
余龙江,孙友平,程华,金文闻.
玛咖引种气候适宜区域的选择[J]
.生命科学研究,2004,8(3):250-255.
被引量:19
3
包奇军,王效宗,潘永东,陈富,张华瑜.
试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甘肃省啤酒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J]
.大麦科学,2004(3):15-18.
被引量:3
4
刘廷辉.
灰色系统理论在青稞品种综合试验中的应用[J]
.大麦科学,2004(3):23-25.
被引量:17
5
魏亚凤,江银荣,潘宝国.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大麦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南京农专学报,2003,19(4):19-22.
被引量:2
6
刘廷辉,杨开俊,冯继林.
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在青稞育种中的应用[J]
.大麦科学,2005(2):8-10.
被引量:1
7
齐冰洁,张智勇,余瑞卿,赵廷芳.
大豆不同抗性品种细胞色素氧化酶与抗虫性关系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4,19(F12):6-9.
8
董文召,葛秀荣.
灰色系统理论在花生新品种综合评估中的应用[J]
.花生科技,1996,25(3):9-12.
被引量:2
9
杨莉,杨雷,李莉,郝保春.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草莓新品种(系)[J]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1):44-47.
被引量:6
10
张海燕,焦碧婵,李贵全.
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数量性状关系的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06,34(2):27-29.
被引量:33
同被引文献
6
1
李植华,王元知,王百众,等.关联分析.杨挺秀主编.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文选[J].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
邓聚龙,等.农业系统灰色理论方法[M].山东科技出版社,1988.
3
范士杰.
试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油菜区试品种[J]
.种子,1997,16(3):53-56.
被引量:34
4
王良平,徐茜,张兴端,黄文章.
甘薯杂种F_1代主要经济性状表现及组合综合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1997,10(3):62-67.
被引量:3
5
祖艳群,李元.
小甸头村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5):317-320.
被引量:5
6
范书华.
灰色系统理论对马铃薯早熟品种综合评估[J]
.北方园艺,2000(1):20-2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陈彦云,曹君迈.
甜菜抗(耐)丛根病杂交组合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中国甜菜糖业,2001(4):38-4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苏欣欣,肖洋,胡晓航,马亚怀,李彦丽.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估糖用甜菜品种的适应性[J]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30):39-46.
被引量:18
2
王贺亚,罗静静,崔瑜,王康,马镇南,高光瑞,王霞,王付成.
基于灰色关联度和主成分分析的塔额盆地甜菜品种的适应性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4(3):12-16.
3
宋柏权,王响玲,郝学明,董一帆,王秋红,王孝纯,周建朝.
不同保水栽培方式和硼素对甜菜产质量效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9,0(26):35-39.
被引量:2
1
曾大旺.
中稻杂交稻新组合品比试验初报[J]
.福建农业科技,1999,30(S1):61-62.
被引量:1
2
赵文泉.
三川坝优质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初报[J]
.现代农村科技,2013(20):57-58.
被引量:1
3
谢玉眉.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50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09,27(2):27-28.
4
汤晓雅,戴爱兰,吴若平,周清平.
2004年单季杂交稻新组合品试[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3X):39-40.
被引量:3
5
阮瑞国.
晚稻新品种(组合)中间试验总结[J]
.福建农业科技,1992(4):3-4.
6
萧望舒.
优质棉基地县接班品种筛选总结[J]
.江西棉花,1990(3):32-35.
7
李俊.
Y两优555等杂交中稻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3):72-73.
被引量:1
8
陆贤军,任光俊,高方远,刘光春.
高产杂交晚稻新组合汕优448[J]
.中国种业,2006(1):31-31.
9
黄贵民.
杂交水稻新品种香早优2017[J]
.耕作与栽培,2008(2):58-58.
10
向华,饶力群,肖立锋.
水杨酸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9(1):12-14.
被引量:44
作物研究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