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后居民生活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进行,改造后居民的生活状况成为了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展示了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前后居民的收支变化、邻里关系变化及改造后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作者
刘丽华
杨芳绒
卫红
刘贺
机构地区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09-212,共4页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
基金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项目(B022)
关键词
郑州市
城中村
改造
生活状况
调查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6
1
马继迁.
我国“城中村”研究述评[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0):76-78.
被引量:6
2
王宁,王录仓,李纯斌,罗宏文.
“城中村”改造后居民生活状况调查研究--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08,15(4):109-114.
被引量:9
3
高婉炯.
“城中村”改造存在问题及反思[J]
.四川建筑,2008,28(6):11-12.
被引量:10
4
王宁,王录仓,李纯斌,吴静.
基于“空间失配”假设的居民就业障碍研究--以兰州市城关区城中村为例[J]
.经济地理,2009,29(4):650-653.
被引量:15
5
李丽霞.
公众参与视阈下城中村改造模式建构[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2(1):57-58.
被引量:6
6
陈欣.
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1):42-43.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程昊,孙寒冰.
城中村缘何成了鸡肋[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21):38-39.
被引量:5
2
丘海雄,张永宏,王兴洲.
城郊结合部“二世祖”违法犯罪问题探讨[J]
.青年研究,1997(3):42-45.
被引量:17
3
周江评.
“空间不匹配”假设与城市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美国相关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现代城市研究,2004,19(9):8-14.
被引量:99
4
陈训波.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影响[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2):177-179.
被引量:5
5
何元睿.
关于城市新贫困的几点思考[J]
.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8(3):8-10.
被引量:3
6
赵智龙,李钒.
我国城镇贫困人口问题研究[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1):139-140.
被引量:3
7
李纯斌,吴静.
“空间失配”假设及对中国城市问题研究的启示[J]
.城市问题,2006(2):16-21.
被引量:26
8
胡平.
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安全网[J]
.农村经济,2006(12):81-83.
被引量:6
9
钱瑛瑛,陈哲,徐莹.
基于空间失配理论的上海市中低价位商品房选址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07,22(3):31-37.
被引量:23
10
邹小华.
城市空间、社会分层与社会和谐[J]
.城市问题,2007(5):96-99.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49
1
岳红波,杨雪梅.
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明波村为例[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23-126.
被引量:1
2
赵磊,严琛,钟怡海.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新西部(理论版),2009(1):86-86.
被引量:3
3
荣虎成.
城市规划控制区内的“城郊型”村庄规划初探——以湘潭市国强村为例[J]
.科技信息,2008(33):209-210.
被引量:1
4
刘亚东,曹娓,宋利利.
县级市城中村概念初探[J]
.山西建筑,2010,36(1):23-24.
5
李曼,李世平.
浅析西安市城中村改造中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师,2010(6):18-19.
被引量:2
6
吴雁昭.
城市发展中的城中村问题研究[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0(8):87-88.
7
周素红,程璐萍,吴志东.
广州市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居住-就业选择与空间匹配性[J]
.地理研究,2010,29(10):1735-1745.
被引量:93
8
张娜.
城中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397-398.
被引量:1
9
刘贺,刘欣婷,杨芳绒.
郑州市“城中村”居民回迁问题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3):218-221.
被引量:1
10
吴小建.
治理理论视域下城中村改造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79-8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2
1
高婉炯.
“城中村”改造存在问题及反思[J]
.四川建筑,2008,28(6):11-12.
被引量:10
2
黄玉捷.
社区整合: 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J]
.河南社会科学,1997,5(4):71-74.
被引量:34
3
冯茜华.
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
.规划师,2004,20(9):101-103.
被引量:6
4
张金望,谭婷.
“城中村”问题探析[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19(5):81-83.
被引量:4
5
俞保先.
“城中村”整治:思路、规律与经验[J]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9(1):29-32.
被引量:4
6
马星.
“城中村”问题的形成与更新改造[J]
.特区经济,2007(1):150-152.
被引量:14
7
梁爱华.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评价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2000:7,21.
8
牛文元.中国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9
李丽萍.国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城市的形成机制、发展模式与形成路径[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10
江竞.
“城中村”问题及对策[J]
.城乡建设,2007(10):70-7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安蕾,张沛.
城镇体系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868-9871.
被引量:3
2
刘贺,刘欣婷,杨芳绒.
郑州市“城中村”居民回迁问题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3):218-221.
被引量:1
3
刘奉越.
城中村改造中社区整合及成人教育应对[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3(2):5-7.
被引量:12
4
伍贤华,王晖.
娄底市“城中村”改造的困境与出路[J]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176-177.
5
仲岩.
城中村居民生存状况调查与思考[J]
.中州大学学报,2018,35(1):65-6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周金晶,李枫,陈景进.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评估的框架构建设想[J]
.城市规划,2011,35(8):9-13.
被引量:11
2
张西子.
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J]
.科技视界,2012(24):98-99.
3
刘奉越.
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主体性障碍的质变学习[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24(6):57-61.
被引量:26
4
李伟.
驻保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研究[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4(2):71-74.
5
张建平,张冰杰.
论开放大学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使命[J]
.职教论坛,2013,29(24):57-60.
被引量:1
6
夏现伟.
成人教育促进社会归正人员社会适应对策探究[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16(1):18-22.
7
CUI Qian, WU Yu-ling, LI Qing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Construct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Index System of Cultivated Land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2(9):45-48.
被引量:1
8
姜雪.
西方成人工作场所学习理论发展的比较研究[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16(3):98-102.
被引量:5
9
宋立平,马海洋.
成人教育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5(1):154-156.
被引量:3
10
孔全新,冯琳.
“前喻文化”视域下老年闲暇教育发展研究[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17(1):11-15.
被引量:5
1
龚丹萍.
我市居民收支变化趋势及对策[J]
.镇江社会科学,2011(4):55-56.
2
邓雪霏.
抓住契机构筑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我省14个农村固定观察点(村)及1000个农户的调查[J]
.奋斗,2007(4):27-29.
3
李壮壮,孙善辉,吴玲.
基于政府角色的土地流转居民生活状况影响因素分析[J]
.宿州学院学报,2014,29(1):8-11.
被引量:1
4
金之文.
牟定县“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生活状况调查[J]
.云南农村经济,2011(1):43-47.
5
于海芳.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天津农村居民生活状况分析[J]
.统计科学与实践(天津),2011(6):13-13.
6
唐冰,王育翔.
997年湖北农民家庭现金收支变化简析[J]
.市场与人口分析,1998(6):50-51.
7
刘建业,潘会玲,刘桂香.
“八五”期间山西省农民收支变化特点分析[J]
.山西农经,1996(3):34-38.
被引量:1
8
姬晓怡,李国军.
永宁县农村居民入住中心村生活现状、问题与建议[J]
.统计与经济,2016,0(1):39-41.
9
屈桃,吴泓儒.
从西部农村农民收支变化看新农村建设初步成果——以陕西省凤翔县为例[J]
.江西农业学报,2014,26(2):144-147.
10
徐会勇,文冰,廖灵芝.
浅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林业收支及林业就业影响——以云南省罗平县为例[J]
.中国林业经济,2013(6):27-29.
被引量:2
江西农业学报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