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晚清“服妖”现象的探讨与反思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服妖是人们对不同于传统服饰的奇装异服的统称,人们臆造附会这类服饰与灾异之间的关系,将服妖视为灾异发生的前兆。服妖观念融合了谶纬思想与灾异思想,在晚清社会动荡时期沉渣泛起。通过对晚清"服妖"现象的全面考察,可以揭示出了"服妖"背后丰富的文化和政治内涵。
作者
孙淑松
黄益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8-43,共6页
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服妖
服制
晚清
灾异
分类号
K25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7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71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9
1
周易折中[M].李光地纂.李一忻点校.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
2
伏胜.尚书大传[M].郑玄注.陈寿祺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
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80.
5
昆冈,李鸿章.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礼部三十九·冠服)[M].石印本,光绪戊申(1908).
6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7
谢俊美.
晚清卖官鬻爵新探——兼论捐纳制度与清朝灭亡[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3(5):50-61.
被引量:13
8
郭嵩焘.湘阴县图志[M].光绪六年县志居刻本.
9
李岳瑞.春冰室野乘·服妖[A].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辑[C].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
二级参考文献
57
1
许大龄.《清代捐纳制度》[M].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1950年.第110-111页.
2
.《清朝野史大观》(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
《清代七百名人传》.
4
蒋良骐 崇德三 林树惠 傅贵九.《东华录》[M].中华书局,1980年版..
5
.《清史稿》[M].,.第12018页.
6
徐珂《清稗类钞》(三),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60页。
7
《太平天国史料专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2-33页.
8
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32页.
9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62年标点本.
10
《汉书·食货志》,中华书局1972年标点本.
共引文献
171
1
燕红忠,卫辛.
工业化对晚清捐官的影响研究——以新式企业发展中的产权保护机制为中心[J]
.经济学(季刊),2020,19(1):371-390.
被引量:1
2
袁林.
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研究的几个问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79-83.
被引量:11
3
杨钊.
论《左传》“诗以言志”之“志”[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9):199-202.
被引量:1
4
邹逸麟.
明代治理黄运思想的变迁及其背景——读明代三部治河书体会[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5):21-26.
被引量:10
5
熊义民.
唐初海军初探[J]
.史学月刊,2002(11):18-23.
被引量:2
6
阳淼.
从六经目录学变迁看《周易》的思想史地位[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1):14-17.
7
王大恒.
论汉魏六朝士人的感伤情怀[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14-118.
8
张瑞.
论《诗经·伐檀》阐释的历史渊源及当代原则[J]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5):127-131.
被引量:1
9
骆兵.
“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简论李渔关于曲文的典雅与通俗观[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92-95.
10
王守栋.
华表渊源考[J]
.德州学院学报,2006,22(1):65-68.
同被引文献
26
1
李志生.
唐人对女着男装为“服妖”说的接受史[J]
.唐史论丛,2020(2):209-224.
被引量:2
2
牛犁,崔荣荣,高卫东.
明代中晚期“服妖”风俗考[J]
.服饰导刊,2013,2(3):21-24.
被引量:8
3
赵牧.
汉代“服妖”透视[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5,13(3):75-78.
被引量:3
4
李剑国,孟琳.
简论唐前“服妖”现象[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59(4):427-433.
被引量:6
5
任宏丽,张志春.
浅析中国古代“服妖”特征[J]
.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2):31-33.
被引量:1
6
孙彦贞.
略谈中国历史上的女效男装[J]
.中国历史文物,2007(4):81-87.
被引量:1
7
宁稼雨.
《世说新语》与《晋书》中“服妖”现象解析[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5):12-18.
被引量:4
8
胥洪泉.
漫话古代妇女的奇妆异服[J]
.文史杂志,1999(2):66-67.
被引量:1
9
陈宝良.
明代的服饰时尚与审美心理的转变[J]
.艺术设计研究,2012(1):41-45.
被引量:7
10
陈宝良.
“服妖”与“时世妆”:古代中国服饰的伦理世界与时尚世界(下)[J]
.艺术设计研究,2014(1):39-4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陈晨.
国内服妖研究综述[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1):60-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纯诚,罗可意.
从“服妖”现象探寻当代服饰中时尚与伦理界限[J]
.设计艺术研究,2023(1):141-145.
被引量:1
1
李祖胜.
浅议中国古代服妖[J]
.艺术设计研究,1996(1):26-27.
被引量:1
2
牛犁,崔荣荣,高卫东.
明代中晚期“服妖”风俗考[J]
.服饰导刊,2013,2(3):21-24.
被引量:8
3
李静红.
宋代女性“服妖”现象探析[J]
.衡水学院学报,2014,16(6):114-116.
被引量:5
4
刘露.
“服妖”由来考——汉代服饰统一下的服饰怪异[J]
.科教文汇,2016(5):168-169.
被引量:6
5
赵牧.
汉代“服妖”透视[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5,13(3):75-78.
被引量:3
6
胡祥琴.
略论魏晋南北朝正史《五行志》中的“服妖”[J]
.社会科学战线,2014(9):89-96.
被引量:2
7
林梦健,杨华辉.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穿越且惊艳[J]
.新经济,2012(9):42-45.
8
陆锡兴.
宋代以来的琉璃簪和琉璃钗[J]
.上海文博论丛,2009(1):32-36.
被引量:1
9
刘复生.
宋代“衣服变古”及其时代特征——兼论“服妖”现象的社会意义[J]
.中国史研究,1998(2):85-93.
被引量:14
10
王雨濛.
晚明消费文化研究之新思路——评巫仁恕著《品味奢华》[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2(1):440-447.
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