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培养大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法探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问题是学生思考的起点和动力,提出问题是思想的火花产生的源泉。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探索精神,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创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本文首先对导致学生发现问题能力较弱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提高大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对策与方法,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习环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作者
刘焕军
机构地区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年第4期175-175,177,共2页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关键词
提问能力
大学教育
素质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1
李忠.
没有问题的问题——大学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J]
.大学教育科学,2009(3):25-29.
被引量:8
2
刘国存.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7(9):12-13.
被引量:18
3
曲继方.
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
.教学研究,2005,28(1):1-7.
被引量:40
4
常春圃,丁克强.
大学生学习状况折射的中学教育[J]
.江西教育(管理版)(A),2004(12):5-5.
被引量:2
5
张春平,梁静坤.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机械职业教育,2008(7):25-26.
被引量:1
6
邓欣欣.
关于提高大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思考[J]
.科技信息,2008(13):160-16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5
1
肖浩宇,张庆林,史慧颖.
小学儿童提问能力的发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1):58-62.
被引量:7
2
[德]爱因斯坦(E·Ainstein) 著,许良英等 编.爱因斯坦文集[M]商务印书馆,1979.
3
刘肖琳,于起峰.
创新素质培养:中美教学比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49(1):67-68.
被引量:12
4
曾光明,卓利,高瞻.
克服障碍 营造创新自我环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2):64-65.
被引量:4
5
王亚南.
创新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灵感思维[J]
.江苏高教,2004(3):103-105.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65
1
冯律.
基于创新双螺旋理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教育[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9(S1):45-48.
被引量:4
2
韩英.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商界,2010(8):379-380.
被引量:1
3
任其亮,李淑庆.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
.安庆科技,2011(4):39-42.
被引量:1
4
陈智勇.
在学分制平台下探索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途径[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5):106-107.
被引量:5
5
朱庆生,周莉萍,邓铁如.
Blog在大学物理课程辅助教学中的应用[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44-47.
被引量:1
6
赵云娣,肖看.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4):415-417.
被引量:32
7
涂金兰,曹军,付湘玲.
本科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4(3):443-445.
被引量:6
8
陈文松,宁寻安.
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B12):21-22.
被引量:9
9
谢军军,章志量,华春珍,楼美丽,岑建旭.
开放实验室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85-86.
被引量:18
10
郭中然.
活化《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提升未来幼师的创新素质[J]
.学前教育研究,2007(10):54-5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3
1
马琦,唐远河,解光勇,刘汉臣,邵建斌.
水中气泡界面的光强研究[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5,42(6):19-21.
被引量:4
2
曹维政,徐凤乔.
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J]
.物理通报,2007,28(4):21-23.
被引量:1
3
解光勇,施卫.大学物理实验“疑问式”教学模式设计[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164-167.
4
解光勇,全汝岱,施卫等.基于温差电偶的测温系统设计与分析[A].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9-11.
5
张朝霞,吴杰颖,黄毅萍,吴明元,王嵩.
研究型教学方法在化工原理实验课程中的应用[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4):84-86.
被引量:9
6
解光勇,施卫.
“3+1”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物理实验,2008,21(1):107-110.
被引量:14
7
戴宏毅.
高校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刍议[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3):9-11.
被引量:4
8
解光勇,施卫.
课题研究性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
.物理实验,2009,29(4):19-22.
被引量:16
9
全汝岱,解光勇,王霖.
基于电磁耦合机构的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J]
.大学物理实验,2009,22(4):1-3.
被引量:2
10
秦小娟.
试论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意义[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5(3):42-4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解光勇,施卫,屈光辉.
面向学生能力培养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
.大学物理实验,2012,25(2):106-108.
被引量:19
2
宋立勋,冯松,李连碧,袁梦雪.
高校新增专业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5(48):119-120.
3
张明.
公安院校大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培养:不足、成因与改进路径[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24(1):96-10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朱杰,杨运经,贾根良,吴艳萍,樊彬彬,陈莹莹,王国栋.
生物物理课题引入生物类专业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体系初探[J]
.实验室科学,2012,15(6):137-139.
被引量:1
2
肖湘衡,赵新月,冯辉.
纳米阵列的可控制备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开展[J]
.大学物理实验,2013,26(1):52-54.
被引量:3
3
廖飞,陶传义,阴素芹,张锋.
物理创新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技信息,2013(11):199-199.
被引量:2
4
王旗,刘国良,杜安.
浅谈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组织及意义[J]
.大学物理实验,2013,26(3):101-103.
被引量:5
5
孙江,张勇,刘存海,张纪磊.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探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4):117-118.
6
鲁刚,王智勇,陆大伟,刘扬.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
.时代教育,2013(21):212-212.
被引量:1
7
任峰,李美亚,蔡光旭,肖湘衡,赵新月,冯辉.
离子注入技术在大学研究型实验教学中的开展[J]
.物理实验,2014,34(3):23-25.
被引量:6
8
李小云,董文钧,崔灿,李培刚,张晓波,史建君.
利用新材料的制备与特性测试方法构建创新型物理实验教学体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3):150-153.
被引量:1
9
陈宇婷.
物理创新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9):5-5.
10
余小华,邓春晖,李慧芬,蔡沂,王勇军.
面向能力培养的应用型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4(20):89-93.
被引量:2
1
石鑫.
关于课堂教学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01,0(11):25-26.
2
张世奎.
浅谈数学教学中 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J]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1997(5):7-9.
3
龙明霞.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1(3):111-111.
4
史志臣.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策略[J]
.学周刊(下旬),2011(2):149-149.
被引量:1
5
陈亚军.
谈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3,0(19):26-26.
6
姜朋往.
高中体育教学要适应学生心理发展[J]
.大江周刊(论坛),2010(11):20-21.
7
江丽娜.
浅议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08(05S):49-50.
8
史春华.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15):102-102.
被引量:1
9
王建荣.
小学初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与方法[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5):152-153.
被引量:2
10
李娜.
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考试写作水平[J]
.俪人(教师),2015,0(15):83-83.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