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儒家与康德“善”之思想的比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儒家"善"的思想是以仁、礼为中心,推崇中和,通过正名、仁义、忠恕、知命的途径来追求中庸至德,使统治者立德而人民安于德,从而使整个社会出现和谐美满的状态的。而康德的善良意志源于理性,责任是善良意志的体现,自由是善良意志固有的性质,可以实现意志的自律,即理性自己为自己立法,从而推导出"人是目的"的道德观。
作者
邓玉函
机构地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53,共4页
Study & Exploration
关键词
善
儒家
康德
“仁”
分类号
B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35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M].张国清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
3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
4
毛艳明.
康德伦理思想的起点及其现代意义[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8):65-68.
被引量:2
5
.《庄子·天下》[M].,..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安倍能成 于凤梧 王宏文译.康德实践哲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2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72、45.
共引文献
235
1
李汉相.
浅论老子的和合思想[J]
.中州学刊,2004(4):146-149.
被引量:7
2
蒋振华.
《庄子》寓言的双重承负[J]
.中州学刊,2004(4):154-156.
被引量:1
3
彭林.
始者近情 终者近义——子思学派对礼的理论诠释[J]
.中国史研究,2001(3):3-14.
被引量:11
4
陈采勤,朱晓红.
论先秦诸子的抗灾赈济措施[J]
.史学月刊,2000(3):90-94.
被引量:4
5
陈英杰.
记新发现的《故大唐董府君墓志铭》[J]
.华夏考古,2004(3):76-78.
6
皮元珍.
清谈·析理·畅神[J]
.求索,2004(11):187-189.
7
王启发.
荀子与儒墨道法名诸家[J]
.中国史研究,2000(3):40-57.
被引量:1
8
王富仁.
鲁迅与中国文化(三)[J]
.鲁迅研究月刊,2001(4):4-19.
被引量:1
9
邓晓芒.
鲁迅思想矛盾探源[J]
.鲁迅研究月刊,2001(2):26-32.
被引量:7
10
赖美琴.
韩非政治哲学的排异性与其思维方式的绝对性[J]
.现代哲学,2001(1):77-81.
同被引文献
15
1
任裕海.
跨文化能力的伦理维度[J]
.南京社会科学,2007(10):98-102.
被引量:4
2
田建国.
认清青少年教育环境[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8(2):80-84.
被引量:1
3
王恩来.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60.
4
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8.
5
武莉.
高中语文古典散文中的儒家思想教学浅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6):61-64.
被引量:8
6
龚永标.
儒家文化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影响[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5):75-76.
被引量:4
7
廖申白.
德性伦理学:内在的观点与外在的观点--一份临时提纲[J]
.道德与文明,2010(6):12-16.
被引量:5
8
黄昭宇.
西方新干涉主义及其危害——以中东国家局势为例[J]
.教学与研究,2013(8):67-75.
被引量:6
9
徐大建,赵果.
古今诚信之辨——基于中西比较的视角[J]
.伦理学研究,2014(1):45-51.
被引量:7
10
奂平清.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及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J]
.甘肃社会科学,2002(3):39-42.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2
1
朱梦成.
文言文中儒家思想的教学策略研究[J]
.大观周刊,2013(12):170-170.
2
蒋晓萍,张嘉洛.
论跨文化交际伦理规范构建[J]
.长沙大学学报,2022,36(4):1-9.
1
韩望喜.
论道德自律[J]
.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7):51-53.
2
邓晓芒.
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述评[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19-28.
被引量:42
3
宋清华.
康德的超验理想论[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3):32-37.
4
宋清华.
康德的形而上理想论[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2):65-73.
5
姚云.
康德义务论的自律性及其来源[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392-395.
6
刘慧敏,刘余莉.
儒家的礼、“自我”与德性完善[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6):55-61.
被引量:3
7
杨昱然.
解读《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的三个层次[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28-29.
8
李高荣.
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论康德哲学的两种理性法则[J]
.社科纵横,2011,26(11):108-110.
9
蒋曦.
个体如何在现实社会中为自己立法?——罗尔斯道德哲学的核心[J]
.新余学院学报,2014,19(3):28-30.
10
任德新.
论个体道德意识辩证发展中的自律[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4):63-66.
学习与探索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