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渤海的主体民族及其来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渤海的主体民族是靺鞨,核心是粟末靺鞨,这一传统观点至今仍然最具说服力。仅仅从接受唐朝册封前大祚荣政权的国号为靺鞨,以及当时外部世界对他们的称谓是靺鞨这一点就足以说明问题。同时,我们对靺鞨族的来源也应有新的认识。靺鞨族、甚至粟末靺鞨部都包含着其他民族或部族的因素,都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作者
郭素美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0-233,共4页
Study & Exploration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渤海靺鞨民族源流研究”成果之一(07BMZ005)
关键词
渤海国
渤海民族构成
民族来源
遗民流向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8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武国勋.
夫余王城新考——前期夫余王城的发现[J]
.北方文物,1983(4):35-42.
被引量:23
2
梁玉多,魏国忠.
渤海国号初称“靺鞨”考[J]
.东北史地,2006,0(3):35-44.
被引量:9
3
朱泓.
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种族[J]
.文物世界,1998(1):55-65.
被引量:4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魏国忠.
大祚荣“遣子”侍唐时间考[J]
.北方文物,1985(4):56-59.
被引量:9
2
.
3
.
4
纪胜利,郝庆云.
渤海国初建之际国号考[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14(2):52-58.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69
1
何嘉宁.
中国古代人骨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人类学学报,2021(2):165-180.
被引量:3
2
梁玉多.
渤海国设“押靺鞨使”原因小考[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5):101-105.
被引量:1
3
倪润安.
拓跋—北魏墓葬研究的学科背景与核心问题[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1):70-76.
被引量:1
4
张全超,胡延春,朱泓.
磴口县纳林套海汉墓人骨研究[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2):136-142.
被引量:10
5
赵欣,原海兵.
匈奴、鲜卑的人种学研究综述[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1):75-80.
6
袁靖,刘建国,高立兵.
中国科技考古五十年[J]
.考古,1999(9):59-68.
被引量:4
7
王明辉.
辽河流域古代居民的种系构成及相关问题[J]
.华夏考古,1999(2):56-66.
被引量:1
8
干志耿.
古代橐离研究[J]
.民族研究,1984(2):1-7.
被引量:19
9
三江.
汉魏夫余史地考略[J]
.北方文物,1988(1):20-25.
被引量:3
10
王立新.
辽西区夏至战国时期文化格局与经济形态的演进[J]
.考古学报,2004(3):243-270.
被引量:55
同被引文献
9
1
林沄.
夫余史地再探讨[J]
.北方文物,1999(4):52-64.
被引量:30
2
宋道发.
僧祐的佛教史观略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172-176.
被引量:1
3
陈蒲清.
论《三国遗事》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86-91.
被引量:4
4
苗威.
试论古朝鲜与中原王朝的关系[J]
.博物馆研究,2008(2):31-41.
被引量:8
5
赵轶峰.
韩国历史编纂学中的民族主义[J]
.古代文明,2015,9(4):2-12.
被引量:7
6
苗威.
“古朝鲜”的伦理考察[J]
.安徽史学,2017(6):17-25.
被引量:1
7
张碧波.
卫氏朝鲜文化考论[J]
.社会科学战线,2002(4):178-184.
被引量:2
8
金京振.
试论高丽佛教的性质和主要特点[J]
.韩国研究论丛,2009(1):354-364.
被引量:1
9
高福顺.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朝鲜王朝前期的古史编纂》评介[J]
.华夏文化论坛,2016(1):25-2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戚庭跃,李春祥.
《三国遗事》编撰特点析论[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4,45(11):7-14.
1
魏国忠,郭素美.
论渤海主体民族的族属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2001(3):164-178.
被引量:4
2
吴均.
论夏嘉同音与羌藏同源[J]
.中国藏学,2006(2):111-119.
被引量:7
3
辛巍.
从社会生活习俗看渤海的民族来源[J]
.黑河学院学报,2012,3(4):116-119.
4
高绍萍,林瑞明.
福建闽越国时期遗址分布概述[J]
.福建文博,2011(1):66-70.
5
房贞,许盈.
高句丽灭亡后遗民流向[J]
.商,2016,0(8):106-106.
6
考古学家发掘出非利士人古墓[J]
.天风,2016,0(9):63-63.
7
祁美琴.
论族称的初始意义[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1):69-76.
被引量:4
8
谢春河.
清初瑷珲驻防八旗研究[J]
.满语研究,2006(1):41-43.
被引量:2
9
张宏彦.
再论“史家类遗存”[J]
.考古,2016(4):75-90.
被引量:4
10
何光岳.
鲜卑族的来源与迁徙[J]
.北方文物,1984(4):24-29.
被引量:3
学习与探索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