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抗战新诗的反思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今天的视角审视和反思抗战新诗的历史。就诗歌艺术而言,历史评价与审美评价缺一不可,但只有杰出诗人和艺术佳作最终能够为历史所认同,艾青作为代表性诗人的独特意义正在于艺术自身的力量。本文比较分析抗战新诗高昂战斗激情的历史成因及不成熟性,并通过对有关意志凝聚与社会生活张力的艺术把握及讨论,强调诗人艺术创作活动对于拒绝敌人通过战争窒息我们民族、社会的文化创造力与多样化精神生活所负的特殊历史责任。
作者 郭小聪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7,共7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5

  • 1穆木天.《建立民族革命的史诗的问题》[J].文艺阵地,1939,3(4).
  • 2闻一多.《艾青与田间》[J].联合晚报·诗歌与音乐,1946,(2).
  • 3胡危舟.《新诗短话》续二[J].诗创作,1942,(15).
  • 4吕荧.《人的花朵》[J].七月,1941,(6).
  • 5杨洪.《他死在第二次》(诗评)[J].现代文艺,1942,2(5).
  • 6方然.《论贫乏与摹仿》[J].诗创作,1942,(13).
  • 7胡风.《关于风格》.《在混乱里面》.作家书屋,1946年版.
  • 8白荷.《冬天》.《我是初来的》(七月诗丛).希望社,1941年7月重庆版.
  • 9郭沫若.《民族再生的喜炮》.《蜩螗集》.上海群益出版社,1948年版.
  • 10《抗战诗人的历史贡献》.《在新世纪的门槛上--中国现代诗人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页.

共引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