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野先生与《救荒备览》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5-376,共2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参考文献6
-
1同治《广州府志》卷128《列传17》.
-
2咸丰《顺德县志》卷21《文传》.
-
3(清)吴应逵.《劳莪野先生传》,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年《广东文征》改编本第五册,第250页.
-
4同治《南海县志》卷14《冼沂·附子方钰列传》.
-
5宣统《南海县志》卷6《建置略·廨署》.
-
6《救荒备览》乾隆59年劳潼自序,《岭南遗书》本.
-
1汪德飞.《救荒本草》科学思想略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30(3):89-94. 被引量:3
-
2邵侃,卜风贤.中国古代救荒书中的减灾技术资料价值评估[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27(3):74-79. 被引量:1
-
3崔助林.19世纪以来马铃薯在山西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4):92-96. 被引量:3
-
4徐栩.《救荒本草》的科学思想研究[J].河南科技,2010,29(11):22-23.
-
5李昕升,王思明.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34(1):109-113. 被引量:1
-
6马莉萍.清代日食的地方性记录[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4,23(2):121-131. 被引量:7
-
7冯利兵,卜风贤.清代农业减灾救荒思想研究[J].农业考古,2008(1):249-255. 被引量:2
-
8羊枣.清初金沙江航道开凿的背景与争论[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2,12(3):66-70. 被引量:2
-
9李伯聪.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30(6):61-67. 被引量:3
-
10任火.当代新儒家若干观点评析[J].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8(2):92-9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