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比较与改进——基于外部审计的视角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我国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奠定了基础。本文基于外部审计的视角,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对我国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
谢晓燕
程富
机构地区
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财会通讯(下)》
2010年第3期62-65,共4页
Communication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基金
财政部立项重大课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及其效果评价研究"(项目批准号:2008KJB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内部控制评价
比较与改进
基于审计的视角
分类号
F239.6 [经济管理—会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80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5
1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年6月.
2
财政部会计司考察团.
英国和法国企业内部控制考察报告[J]
.会计研究,2007(9):74-82.
被引量:30
3
陈俊,王曙光.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基于对COSO和COCO内部控制体系的整合性探析[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23(3):92-95.
被引量:35
4
储稀梁.
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背景、内容、理论贡献与启示[J]
.金融会计,2004(6):14-16.
被引量:69
5
王展翔.
加拿大CoCo委员会内部控制框架述评[J]
.商业研究,2005(1):168-171.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宋蔚蔚,王和友,廖晓艳.
新内部控制规范风险导向化思路刍议[J]
.财会通讯(上),2007(8):48-49.
被引量:8
2
Jean- Pierre Boisclair and Peter D Jackson, 1996,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s, www. cica. ca.
3
Criteria of Control Board, 1995, Guidance on control.
4
Criteria of Control Board, 1995, Guidance for directors- governance processes for control.
5
Criteria of Control Board, 1999, Guidance on assessing control- the CoCo principles.
6
Criteria of Control Board, 2000, Guidance for directors- dealing with risk in the boardroom.
7
David J. Cooper & Yves G. 2001, Power and the criteria of control, www. camagazine. com.
8
Nelson Iatseombe, 1995, CoCo' s control framework,Camagazine. 10, 3.
9
Peter Jackson. 1995, Guidance on control, Camagazine. 10, 43 - 46.
10
Peter Jackson, 1996, Good governance, Camagazine.3, 42- 43.
共引文献
180
1
阿周源源.
企业内部控制与业绩管理融合探究[J]
.投资与创业,2021(18):119-121.
2
蒋宏伟.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J]
.知识经济,2008(8):74-75.
3
张雪梅.
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2009(18).
被引量:5
4
金彧昉,李若山,徐明磊.
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J]
.会计研究,2005(2):32-38.
被引量:239
5
白秀英.
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风险管理[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6):96-98.
6
李宁.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的突破及其启示[J]
.金融与经济,2006(5):45-47.
被引量:27
7
张恒.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内部控制[J]
.商场现代化,2006(06X):89-89.
被引量:2
8
周振红.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J]
.特区经济,2006(7):225-227.
被引量:3
9
余仁群.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误区及对策[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31-33.
被引量:1
10
徐国强,黄秋菊.
新疆企业单位内部控制应用效果研究[J]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3):9-13.
同被引文献
53
1
陈艳利,刘英明.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
.审计研究,2004(5):85-88.
被引量:174
2
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1992.
3
粟立华.内部控制评价问题初探.江西财经大学,2004.
4
张鹏.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审计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07.
5
缪艳娟.
英美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
.会计研究,2007(9):67-73.
被引量:65
6
曹定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影响分析.时代经贸(中旬刊),2010,10(06).
7
傅黎瑛.
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依赖的决定因素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08(3):95-100.
被引量:18
8
陈艳,丹尼斯.黄.
会计信息化相关立法与执法的中美比较分析[J]
.财务与会计,2008(8):35-36.
被引量:3
9
严复海,张冉.
企业风险管理与业绩评价整合: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研究[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5):17-21.
被引量:13
10
黄新銮,梁步腾,姚杰.
中美内部控制法律框架的比较与借鉴[J]
.会计研究,2008(9):88-91.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9
1
赵保卿.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同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J]
.中国审计评论,2020(1):30-39.
被引量:19
2
丁宁,杨光浩.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国际比较分析[J]
.现代管理科学,2010(8):93-95.
被引量:5
3
袁娜.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国际比较研究[J]
.经济视角(中),2012(3):49-50.
4
卢燕.
业务流程视角下制药企业内部控制优化建议[J]
.财会通讯(中),2014(4):68-70.
被引量:1
5
董泽宇,永春芳.
浅谈如何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64-64.
被引量:1
6
王菲.
浅谈内部控制评价——来自宝钢股份的经验[J]
.财政监督,2013(32):47-49.
7
余骥.
浅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完善[J]
.财政监督,2014(28):58-60.
8
郑石桥.
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标准:理论框架和案例分析[J]
.会计之友,2017(19):122-127.
被引量:5
9
党江艳,黄越,李倩影.
医药行业内部控制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LJ中药公司为例[J]
.现代商业,2022(5):181-183.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赵保卿,靖凯旋.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可利用程度对审计收费的影响[J]
.中国审计评论,2022(1):46-60.
2
张雪疑.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建设管理[J]
.投资与创业,2021(5):96-98.
被引量:5
3
陈书.
新形势下国企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对策研究[J]
.纳税,2023(9):91-93.
被引量:4
4
王成诚.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J]
.中国产经,2022(20):83-85.
5
王雪.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
.大众投资指南,2021(11):99-100.
被引量:1
6
周美茹.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同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22(16):128-130.
7
何卫红.
基于免疫理论的内部控制实施与评价框架[J]
.现代经济探讨,2011(6):45-48.
被引量:7
8
朱好好.
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电信企业内控建设分析[J]
.财经界,2013(12):115-116.
9
孙鹏.
发电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4):187-189.
被引量:1
10
单波.
从跨国公司实践探索中国企业内部控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8(6):95-98.
1
成颖利.
高校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比较与改进[J]
.财会通讯(上),2010(4):107-108.
被引量:3
2
白亚龙,龚雪.
控制权私有收益计量模型比较与改进[J]
.财会月刊(中),2009(1):46-48.
3
刘阳.
三类金融资产会计核算的比较与改进[J]
.财会月刊(下),2008(9):44-45.
4
刘玉春,冯岩.
会计要素的比较与改进[J]
.黑龙江金融,2002(6):38-39.
5
成建梅.
我国失业统计的国际比较与改进[J]
.上海统计,2001(6):25-26.
被引量:1
6
尹蘅.
MD&A在我国的发展——基于审计的视角[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6):88-91.
7
舒晓红.
浅析会计要素的比较与改进措施[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3(3):79-79.
8
周晓存.
中外企业会计要素的比较与改进[J]
.经济视角(下),2011(10):44-45.
9
于国平.
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思考与实践[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7):102-102.
10
杜云生.
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国际比较及启示[J]
.财会通讯(上),2013(8):118-120.
被引量:1
财会通讯(下)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