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形势下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与发展的反思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资产证券化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相继开始采用并发展和完善了这项金融创新技术。自2005年以来,我国也逐步展开了资产证券化的实践。本文从资产证券化融资在我国推行的意义出发,进一步对近年来在我国公司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分析了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在本文的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者 胡颖森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6-68,共3页 Wuhan Fina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6

  • 1该案例和图表参考何小峰、刘永强:《资产证券化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对中国一个早期案例的研究》,《学术研究》1999年第2期,第23-28页;周尔:《三亚地产投资券-个似是而非的金融产品》,《金融法苑》2003年第6期,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1-62页.
  • 2参考李卫玲:《华融百亿资产包遭遇机构抢购信托项目大受欢迎》,《国际金融报》2003年6月27日;2004年4月7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主办的"2004年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专题讲座.
  • 3建设银行前5次上报的都是表内模式,例如2000年3月的方案就是在内部设立-个规范的抵押贷款库完成证券化过程.抵押贷款库单独设账,独立核算,确保未来对发行的MBS本息的偿还,并定期接受央行委托的会计事务所审计,由建行总行对MBS按时付款提供担保.显然,这-表内模式没有实现资产的破产风险隔离.参见张文豪、徐彤:《"资产证券化"欲说还休》,《财经》2003年第8期.第6次上报的多种备选方案中包括了转移资产给外部中介完成证券化的表外模式.参见吴雨珊、黄立诚:《建行房贷证券化再报国务院表外融资意在夯实资本?》,《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7月22日第17版.
  • 4王伟民:《房贷证券化利益博弈的未来》,《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5月21日第3版.
  • 5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在2003年1 2月1 2日举行的"债券市场:机遇与挑战"国际论坛上的发言.参见张东臣:《住房贷款证券化进入实施阶段》,《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2月17日第6版.
  • 6(日)河本一郎、大武泰南著,侯永平译:《证券交易法概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4-36页.
  • 72004年4月7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主办的"2004年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杨凯生总裁专题发言.
  • 82004年4月13日,工商银行效华融模式在上海举行其宁波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受益权产品推介会,但在设置上略有差别.参见杜艳:《工行试推不良资产证券化》,《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4月19日第18版.
  • 9刘雪梅:《首例本土资产证券化方案华融破壳"分层信托"赔本吆喝?》,《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6月12日第9版.
  • 10这种"空壳性"表现为:SPC可以拥有与其发债规模不相匹配的比较少的注册资本,公司的经营范围限于资产证券化及相关事务上,其股份可以交由公益受托人持有,经营管理可以交由专门的公司服务提供人进行,基本上公司是作为进行证券化的载体而不是一个实际的经营实体存在.

共引文献16

同被引文献15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