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瓦格纳的乐剧概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理夏德·瓦格纳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德国最为杰出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他秉承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以十足的信心、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才能不断改革与创新,开拓了音乐新的领域——"乐剧",从而将浪漫主义音乐艺术推向顶端。通过对瓦格纳"乐剧"的改革历程、艺术思想及影响的回顾,探讨其艺术价值。
作者
彭孟
机构地区
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
出处
《歌海》
2010年第2期85-87,共3页
Songs Bimonthly
关键词
瓦格纳
乐剧
艺术思想
情感
价值意义
分类号
J832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张望.
瓦格纳戏剧美学概述[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6(4):41-54.
被引量:8
2
陈芸.
论威尔第与瓦格纳歌剧创作的价值趋向之差异[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23(4):82-85.
被引量:8
3
胡天虹.
论瓦格纳的哲学思想与歌剧创作——兼论瓦格纳的艺术人生观[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22(3):44-49.
被引量:9
4
戴定澄.
“爱与死”的悲剧的前奏——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评析[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3):72-78.
被引量:6
5
姚亚平.
论瓦格纳艺术思想和艺术实践的统一性[J]
.中国音乐学,1995(2):85-96.
被引量:12
6
胡向阳.
“漂浮”的属和弦与调性的“黑洞”──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的和声分析[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5(1):69-72.
被引量:8
7
鲍元恺.
瓦格纳的艺术道路——纪念理查·瓦格纳逝世一百周年[J]
.人民音乐,1983(2):48-5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Selected Letters of Richard Wagner. Trans. & ed. Stewart Spencer and Barry Millington. London & Melbourne: J. M.Dent & Sons LTD.
2
WAGNER, RICHARD. Opera and Drama [ M]. Trans. William Ashton Ellis. Lincol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5.第46页,第53页.
3
WAGNER, RICHARD. Art and Revolution[ A]. Richard Wagner's Prose Works, vol. 1. Trans.William Ashton Ellis.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LTD.
4
BOCHMEYER, DIETER. Richard Wagner: Theory and Theatre[ M]. Trans. Stewart Spencer.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1.
5
WAGNER, RICHARD. The Art-Work of the Future[A]. Richard Wagner's Prose Works,vol. 1.
6
Dieter Bochmeyer,Richard Wager: Theory and Theatre, trans. Stewart Spencer,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1, p.xi.
7
瓦格纳.1865年.《什么是德国的?》.
8
What is German? in Art and Politics, trans.William Ashton Ellis, Lincol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p. 155.
9
席勒.《<梅辛那的新娘>序》,转引自WAGNER, RICHARD. Opera and Drama [ M]. Trans. William Ashton Ellis. Lincol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5.第61页.
10
席勒1797年12月29日给歌德的信.
共引文献
44
1
陈咏韵.
论《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前奏曲的结构形态[J]
.音乐探索,2001(1):72-76.
被引量:1
2
蔡际洲.
音乐学术论文中的“重复”现象———编稿琐记之二[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2):66-70.
被引量:5
3
闫铮.
论瓦格纳歌剧的英雄质素——以《尼伯龙根的指环》为例[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22(4):96-98.
被引量:2
4
王银梅.
威尔第与普契尼歌剧中的女性之比较[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6):154-156.
5
王涛.
瓦格纳“综合艺术”歌剧理念探究[J]
.艺术探索,2008,22(6):84-86.
被引量:1
6
马迪.
威尔第歌剧与普契尼歌剧之比较分析[J]
.电影评介,2009(4):94-95.
7
李巧慧.
瓦格纳与乔伊斯:现代主义音乐和文学的交响[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2):141-145.
被引量:1
8
杨毅鹭.
论斯特拉文斯基对瓦格纳的批判[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2):33-41.
9
颜新祯.
作为意志与表象的音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46-48.
10
何宽钊.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及终曲和声与德彪西印象主义和声的哲学-美学阐释[J]
.音乐研究,2011(4):65-81.
被引量:4
1
刘小雨.
论瓦格纳“乐剧”对后世歌剧的影响[J]
.北方音乐,2016,36(17):86-86.
2
包向红.
试论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内涵[J]
.内蒙古艺术,2004(1):44-46.
3
张贞.
浅谈钢琴与戏曲音乐结合所体现出的艺术价值[J]
.魅力中国,2010,0(8X):298-298.
被引量:2
4
杨绍科.
谈声乐训练中如何自然科学发声[J]
.黄河之声,2008,0(19):52-53.
5
王玉健.
论歌唱发声的基本要素与训练方法[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9(4):161-163.
被引量:1
6
郭永强.
光与色的绝唱——莫奈组画《睡莲》的艺术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7):194-195.
被引量:2
7
鄢丽娟.
青歌赛30年:时代变迁下的改革历程[J]
.音乐教育与创作,2013(10):40-43.
8
徐沛华.
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
.艺术评鉴,2016,0(21):109-110.
被引量:1
9
王赫.
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戏曲音乐要素[J]
.当代戏剧,2011(6):38-39.
被引量:6
10
陈劲峰.
基础音乐教育中开展民族器乐教学的思考[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4):290-292.
被引量:4
歌海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