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第三人效果”的角度透视“人肉搜索”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第三人效果理论"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研究领域里方兴未艾的焦点理论,可以说是对媒介强效果论的肯定。"人肉搜索"是新媒体环境下新生的媒介现象,是国内近年来舆论的焦点。第三人效果理论在中国具有现实意义,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现象的解释能力;二是对现象的预测能力;三是对日常生活的指导意义。
作者
田芬
机构地区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5-76,共2页
Journalism Lover
关键词
第三人效果人肉搜索
现象解释
发展预测
现实指导意义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8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1
Julie L.Andsager,H.Allen White.Self Versus Others:Media Messages an the Third Person Effect.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7.
2
陈朝晖.
透视“人肉搜索”的发展演变[J]
.传媒观察,2008(7):22-23.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28
1
郝敏.
人肉搜索的法理探析[J]
.延边党校学报,2010,25(6):75-77.
2
路小超.
从伦理道德视角解析“人肉搜索”现象[J]
.消费导刊,2008,0(21):188-188.
被引量:6
3
侯茜,宋宗宇.
隐私权的权利冲突与立法选择——以网络时代的“人肉搜索”为视角[J]
.科学.经济.社会,2008,26(4):103-106.
被引量:6
4
刘丹凌.
公民表达与舆论监督的新阶段——试析“人肉搜索”的意义[J]
.新闻记者,2009(1):85-88.
被引量:7
5
刘丹凌.
传播学视域中的“人肉搜索”[J]
.中州学刊,2009(1):255-258.
被引量:10
6
殷俊,孟育耀.
浅析“人肉搜索”的社会效应[J]
.新闻知识,2009(3):14-16.
被引量:4
7
聂晶.
人肉搜索——刀锋上的舞者[J]
.新西部(理论版),2009(3):139-139.
被引量:1
8
李海明.
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边界[J]
.传媒观察,2009(6):25-26.
被引量:2
9
李婧怡.
从“人肉搜索”看网络传播的发展与隐私权的保护[J]
.学理论,2009(17):173-174.
被引量:1
10
朱兵清,刘裴裴.
颠覆您的传统思维——强大而恐怖的“人肉搜索引擎”[J]
.图书与情报,2009(4):102-10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7
1
彭兰.
“猫扑”社区刍议[J]
.信息网络安全,2008(7):50-51.
被引量:3
2
禹卫华.
中国大陆首次实验法“第三人效果”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09,31(2):34-37.
被引量:1
3
关德兵.
网络环境下“第三人效果”延时[J]
.国际新闻界,2009,31(2):38-41.
被引量:8
4
许鑫.
理性审视网络媒介的公共性——基于新媒体事件的分析[J]
.新闻界,2011(6):125-128.
被引量:2
5
孟威.
互联网“全线飘红”告诉我们什么[J]
.传媒观察,2004(8):8-10.
被引量:1
6
郝雨,谢小芳.
大众传播“第三者效果”研究二十年[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131-136.
被引量:6
7
王正祥.
农民工负面报道的第三人效果研究[J]
.青年研究,2007(6):22-29.
被引量:5
8
胡泳.
从敞视、单视到全视[J]
.读书,2008(1):143-153.
被引量:15
9
郑素侠.
网络环境中的“第三人效果”:社会距离与认知偏差[J]
.新闻大学,2008(1):25-28.
被引量:14
10
禹卫华,张国良.
“第三人效果”研究的新动向--“间接影响模式”的提出及其应用[J]
.新闻记者,2008(4):66-6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周巍.
2010年度“传播效果”研究综述[J]
.新闻传播,2011(5):173-174.
被引量:3
2
邢雨晴,刘红翠,周瑞,鲍雪,杨紫瑶.
微博信息传播模式及其应用的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J]
.中国外资,2012(18):275-275.
被引量:7
3
郭海旗.
我国“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综述[J]
.东南传播,2020(8):101-104.
被引量:1
4
罗舒幻.
基于CNKI数据库的“第三人效果”研究文献综述[J]
.东南传播,2023(5):106-110.
5
陈秋心.
“人肉搜索”语义嬗变:基于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方法的探讨[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45(9):36-4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嵇海香,任南.
基于流行三要素的视频热度影响因素研究——以B站为例[J]
.知识管理论坛,2022(1):49-60.
被引量:2
2
邢雨晴,刘红翠,周瑞,鲍雪,杨紫瑶.
微博信息传播模式及其应用的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J]
.中国外资,2012(18):275-275.
被引量:7
3
赵蓉英,曾宪琴.
微博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3):58-63.
被引量:42
4
付璨,王子阳,赵佳敏,李启东,董晨曦.
在线网络信息传播研究综述[J]
.东南传播,2018(10):108-111.
被引量:1
5
梁昌明,李冬强.
基于新浪热门平台的微博热度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
.情报学报,2015,34(12):1278-1283.
被引量:13
6
柯赟.
新浪微博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效果预测[J]
.现代情报,2016,36(3):22-26.
被引量:14
7
田向国,肖林鹏,刘铁英,张小莉.
新浪微博信息传播路径阻碍因素分析及传播效果预测[J]
.情报科学,2016,34(5):91-94.
被引量:4
8
张馨荷.
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脉络、热点与趋势分析[J]
.东南传播,2017(5):108-110.
被引量:1
9
邓春林,姜柳,隆征帆,贾懿,周舒阳.
微博群体性事件热度的影响因素识别研究[J]
.科技情报研究,2020,2(4):44-55.
被引量:2
10
孙正浩,梁珂.
数字娱乐直播对观众“第三人效果”认知的影响研究——以网络直播游戏《绝地求生》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7):89-91.
1
俞培果.
情报学期刊论文合著现象解释的验证研究[J]
.情报业务研究,1994,11(3):110-112.
被引量:1
2
禹卫华,张国良.
传播学在中国30年:效果研究的反思与进路——以“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为例[J]
.国际新闻界,2008,30(7):15-18.
被引量:16
3
杨如春.
受众为什么需要媒介素养教育[J]
.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50-52.
4
霍一雯.
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理论的新特点研究[J]
.新闻传播,2013(1):159-159.
5
曾伟明.
加强学报组稿工作的思考[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27(5):32-34.
被引量:4
6
艾莉莎.
使用与满足——传受互动的内在需求[J]
.东南传播,2005,0(12):26-28.
7
郭哲峰.
新闻界“走转改”活动效果论析[J]
.新闻爱好者,2013(11):46-49.
8
王宏鑫.
基于解释学的情报学体系结构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1):73-77.
被引量:4
9
伏绍宏.
科学的价值和科学家的责任[J]
.现代人才,2014,0(2):16-21.
被引量:1
10
李强.
壹读视频:核心在于信息的解释能力[J]
.传媒评论,2015(4):13-16.
被引量:5
新闻爱好者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