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壬辰战争中朝鲜对中日议和立场探析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壬辰战争中,中日双方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和谈,和谈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朝鲜李朝政府出于与日本的尖锐矛盾及自身的民族利益,对和谈是坚决反对的。但在和谈过程中,基于当时的战争态势、和谈进程的曲折及中日双方的矛盾,其立场又不断进行着游移、变化和调整,表现了其外交策略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紧密结合,即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实用主义态度。
作者
朱法武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枣庄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8-153,共6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关键词
壬辰战争
和谈
封贡
分类号
K248.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许孚远.《计处倭酋疏》,陈子龙等辑.《皇明经世文编》卷400,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339页.
2
朝鲜《中兴志》壬辰年九月,转引自李光涛.《万历二十三年封日本国王丰臣秀吉考》,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五十三,1967年,第5-6页.
3
杨昭全.《论明代援朝御倭战争的几个问题》,杨昭全.《中朝关系史论文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
4
汪向荣.《从<经略复国要编>看壬辰抗倭战争》,汪向荣.《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288页.
同被引文献
38
1
万明.
万历援朝之战与明后期政治态势[J]
.中国史研究,2001(2):120-135.
被引量:14
2
何芳川.
“华夷秩序”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6):30-45.
被引量:177
3
张庆洲.
抗倭援朝战争中的明日和谈内幕[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7(1):103-106.
被引量:8
4
宗惠玉,金荣国.
也论丰臣秀吉侵朝战争的原因[J]
.东疆学刊,1993,10(4):53-57.
被引量:3
5
杨通方.
明朝与朝鲜的壬辰卫国战争[J]
.当代韩国,2001(3):68-73.
被引量:4
6
左江.《<菊堂俳语>作者考》,张伯伟编.《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2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97-101页.
7
[朝鲜王朝]尹行恁.《硕斋稿》卷9,《海东外史·洪纯彦》,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编刊.《影印标点韩国文集丛刊》,第287册,1999年,第150页.
8
片鸿基《在族谱上所见的韩中交流史》,台湾联合报文化基金会国学文献馆主编.《第五届亚洲族谱学术研讨会议记录》,第306-307页.
9
《菊堂俳语》,赵钟业编.《韩国诗话丛编》第3册,第48页.
10
[朝鲜王朝]郑昆寿.《柏谷先生集》卷4,《行状》,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编刊.《影印标点韩国文集丛刊》,第48册,1989年,第473页.
引证文献
7
1
孙卫国.
朝鲜史料视野下的石星及其后人事迹略考[J]
.古代文明,2012,6(4):63-72.
被引量:4
2
关涵予.
壬辰战争研究综述[J]
.前沿,2013(18):155-156.
被引量:3
3
穆彪.
壬辰倭乱背后的明朝日外交[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0(5):155-156.
4
范敬如.
明朝首辅赵志皋与万历明日和议[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33(5):116-122.
被引量:1
5
韩梅.
朝鲜文学中的李如松形象考——以《惩毖录》为中心[J]
.东亚评论,2018,0(2):185-201.
6
刘永连,高楠.
壬辰战争时期朝鲜王廷对明日封贡议和的反应——以通信使黄慎的遣出为中心[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4):24-32.
7
赵帅.
壬辰战争与东亚国际秩序[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7,38(2):17-24.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林少阳.
文治化的日本江户时代与明清东亚的世界体系——兼质疑明治维新中心史观及国族历史叙述框架[J]
.新史学(北京),2020(2).
2
郑洁西,杨向艳.
万历二十五年的石星、沈惟敬案——以萧大亨《刑部奏议》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2014(3):135-139.
被引量:5
3
陈炜.
宗藩体系的困局——试以壬辰战争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为中心[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1):156-158.
4
张金奎.
万历援朝战争初期的内部纷争——以赞画袁黄为中心的考察[J]
.求是学刊,2016,43(5):143-154.
被引量:9
5
秦丽.
《明史》列传纂修释例——416卷本《明史》卷三三二校读[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9,0(4):61-69.
6
王臻,郑怡鹏.
中国内地学界朝鲜王朝历史研究述要(2012~2021)[J]
.当代韩国,2022(4):108-126.
7
范敬如,陈尚胜.
明代内阁首辅王锡爵与万历朝鲜战争[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3(5):49-58.
8
张晓明.
壬辰战争初期的辽东官兵[J]
.兰台世界,2023(12):124-127.
1
关涵予.
壬辰战争研究综述[J]
.前沿,2013(18):155-156.
被引量:3
2
陈尚胜.
壬辰战争之际明朝与朝鲜对日外交的比较——以明朝沈惟敬与朝鲜僧侣四溟为中心[J]
.韩国研究论丛,2008(1):329-354.
被引量:8
3
刘永连.
《韩国历代文集丛书》中的壬辰战争史料[J]
.东北史地,2013(2):84-88.
4
杨松林.
万历壬辰战争册封日本国正使李宗城逃离釜山考[J]
.黑龙江史志,2013(17):253-254.
被引量:1
5
黄尊严,颜廷宏.
试论壬辰战争对明朝的消极影响[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4):104-108.
被引量:2
6
陈尚胜.
壬辰御倭战争初期粮草问题初探[J]
.社会科学辑刊,2012(4):174-182.
被引量:12
7
赵红,贺延荣.
从赫尔利来延安看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4):106-109.
8
王明星.
朝鲜李朝末年教案探因[J]
.东疆学刊,2000,17(1):29-32.
被引量:2
9
颜廷宏.
试论壬辰战争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73-276.
被引量:2
10
吴如功.
壬辰战争陈璘“击杀石曼子”事迹及其传播考辨[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2):59-62.
被引量:1
社会科学辑刊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