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李东阳《联句录》艺术特色初探 被引量:2

On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LI Dong - yang's Lianjulu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联句作诗是古代文人唱和的一种特殊方式,自汉《柏梁诗》初现联句诗雏形以来,联句和诗逐渐兴盛,至中唐韩孟联句诗创作达到高峰。至明代,联句作诗风气较浓,茶陵派宗主李东阳的《联句录》就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明代联句诗集。其在联句诗题材、创作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同时其艺术的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娱乐性、流派性、趋同性。茶陵派成员在联句诗形式、内容、艺术特性等方面的尝试,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为联句诗在明代的继续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 司马周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295-298,161,共5页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SJD7500008)阶段性成果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基础应用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37

  • 1尹占华.大历浙东和湖州文人集团的形成和诗歌创作[J].文学遗产,2000(4):65-73. 被引量:12
  • 2王士祯.带经堂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 3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 4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 5赵翼.瓯北诗话[M].郭绍虞.清诗话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267.
  • 6宋长白.柳亭诗话·联句,丛书集成续编本[M].,..
  • 7李因培.唐诗观澜集上,乾隆刻本[M].,..
  • 8洪迈.容斋四笔·会合联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 9白居易.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A].彭定求等.全唐诗[C].北京:中华书局,1979..
  • 10赵翼.瓯北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共引文献10

同被引文献14

  • 1吴相洲.论盛中唐诗人构思方式的转变对诗风新变的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76-85. 被引量:5
  • 2何新所.宋代联句诗考论[J].中国韵文学刊,2004,18(3):40-44. 被引量:2
  • 3杨慎.《升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7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 4范新阳.论韩孟联句的艺术特质及其诗学谋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34-138. 被引量:2
  • 5毛纪《联句私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卷292),齐鲁书社,1997年,第690页.
  • 6李东阳《联句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卷292),齐鲁书社,1997年,第564页.
  • 7方世举《兰从诗话》,《清涛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81页.
  • 8施补华《岘慵说诗》,《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983页.
  • 9李东阳《文前稿》(卷9),《怀麓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08页.
  • 10李东阳《镜川先生诗集序》,蔡景康编《明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87页.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