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余华作品的文革记忆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童年生活是一个人生活的开始,也是他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基础。童年记忆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方式。60年代出生的余华,他的童年记忆正是文革记忆。这种记忆深刻地影响着余华的创作。暴力、苦难、流血是余华创作的主题,无不与文革记忆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
陶丹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
出处
《西安社会科学》
2010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余华
文革记忆
暴力
苦难
流血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1..
共引文献
14
1
陈琳.
民间理想的温情营构——评余华的《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5(6):111-113.
被引量:3
2
张瑞英.
论余华小说的暴力审美与死亡叙述[J]
.文史哲,2006(3):95-101.
被引量:5
3
王源.
童年创伤体验与作家创作的深层关系[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3):171-174.
被引量:4
4
徐刚.
批评的才气与市侩之气——试论作为批评家的余华[J]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2):67-69.
5
莫付欢.
从人间的“屠宰场”走向家庭温情——试论余华小说创作的主题演化趋向[J]
.柳州师专学报,2006,21(3):19-21.
6
徐刚,李道君.
余华先锋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6):58-60.
被引量:1
7
蔡河明.
肩住苦难的闸门——论余华后期小说的现实性[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8(6):28-29.
8
李中华.
从“可写的文本”到“可读的文本”——余华创作新论[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3):71-74.
被引量:1
9
李瑞萍.
死亡背后的温情——解读余华的《活着》兼论其叙事风格转变[J]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2):58-60.
被引量:2
10
唐妹,史洁.
论《香水》的多重寓意[J]
.商洛学院学报,2012,26(1):64-6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5
1
赵毅衡.
非语义化的凯旋——细读余华[J]
.当代作家评论,1991(2):33-38.
被引量:69
2
全红.
余华小说中的文革记忆[J]
.东疆学刊,2004,21(4):81-83.
被引量:4
3
余华,王尧.
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向[J]
.当代作家评论,2002(4):19-30.
被引量:57
4
余华.兄弟(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5
余华.意大利版自序[M]//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海口:南海出版社,1999.
6
余华.意大利版自序[A].在细雨中呼喊[M].海口:南海出版社,1999.
7
王达敏.论余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7.
8
余华.兄弟(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封底.
9
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10
刘剑梅.先锋对人性的妥协.余华研究资料[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44.
引证文献
4
1
李佳.
论余华小说文革记忆的言说[J]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1):80-82.
2
李佳.
试论余华作品的文革叙述[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21(1):18-20.
3
张凯成.
荒诞境遇下孤独与生存的悲歌——简析余华《兄弟》中的存在主义因素[J]
.邢台学院学报,2013,28(2):80-82.
被引量:1
4
张凯成.
欲望场域内孤独色彩的诠释——论余华的《兄弟》[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10):43-45.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宋瑞清,李直飞.
《青铜时代》关于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13(2):106-109.
1
徐捷.
从《诗经》中的“兴”看中国隐喻文化[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4):18-20.
2
蒋丽,时晓丽,李锐.
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笔下“疯女”形象的历史演变[J]
.小说评论,2007(2):57-61.
被引量:5
3
刘会彬.
编者琐谈[J]
.雪莲,2009(3):1-1.
4
华姿.
田野上的事情[J]
.青年文学,2001,0(2):64-70.
5
李徵.
论意象作为诗歌必要因素的深层原因[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4):154-155.
6
林咏.
诗的直觉性领悟分析——解读布罗茨基的《六年以后》[J]
.北方文学(中),2012(8):30-31.
7
张学昕,左亚男.
写在灵光消逝的年代——读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J]
.百家评论,2013,0(2):25-31.
被引量:1
8
韩劲松.
人的形象——意大利与中国[J]
.中国收藏,2006(4):74-77.
9
红楼.
第7天同居[J]
.山西青年,2009(1):68-71.
10
刘光耀.
文类:文学的认知方式、对象和内容[J]
.理论月刊,2004(12):131-133.
被引量:1
西安社会科学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