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欧洲博学好古之风与中国金石学的异同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概念和学术史角度,对欧洲与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博学好古和金石学两种学术风气作了比较探讨,指出虽然两者研究对象相近,但是演变结果不同,其中博学好古之风是考古科学兴起的重要因素,而金石之学未能完全发展为现代学科,因为两者学术与社会背景有别。
作者 朱晶进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4-226,共3页 Seeker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汤普森.《历史著作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5页
  • 2谭英华.十六至十七世纪西方历史思想的更新[J].历史研究,1987(4):28-41. 被引量:8
  • 3施蛰存.《金石从话》,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7、30、30-31页.
  • 4吴小如.《文献、文献学及其他》,《读书拊掌录》,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0-321页.
  • 5W E Houghton. The English Virtuoso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J].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1942, 3 ( 1 ). 53 - 54.
  • 6巴恩.《剑桥插图考古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2页.
  • 7G Parry. The Trophies of Tim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47. 195. 281 -282.
  • 8欧阳修.《集古录目序》,《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087页.
  • 9赵明诚.《金石录》序,《金石录校证》,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 10杨小召,侯书勇.罗振玉与古器物学[J].求索,2009(1):226-22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7

  • 1罗振玉撰述,萧文立编校.《雪堂类稿·弁言》,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 2刘梦溪主编,雷颐编校.《傅斯年全集》第七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45页.
  • 3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序》,《三代吉金文存》,中华书局,1983年.
  • 4《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11页.
  • 5《罗雪堂先生全集·初编》册一,文华出版公司,1968年,第75-85页.
  • 6王庆详,萧文立校注,罗继祖审订,长春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594、516页.
  • 7陈寅恪.《王国维遗书序》,《王国维遗书》第一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

共引文献12

同被引文献25

  • 1柯冬英,王建荣.宋代斗茶初探[J].茶叶,2005,31(2):119-122. 被引量:6
  • 2方回.瀛奎律髓[M].李庆甲集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 3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马其昶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 4程廷祚.《青溪集》:卷9.宋效永校点,余国庆审订,黄山书社2004年版,第216页.
  • 5孙诒让.《温州经籍志》:卷21.潘猛补校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915页.
  • 6真德秀.《西山文集》:卷35//文渊阁四库全书:1.17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51页.
  • 7黄震.《黄氏日抄》:卷68//文渊阁四库全书:70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49,643,644页.
  • 8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148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08,503页.
  • 9李涂.《文章精义》,刘明晖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68页.
  • 10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9,中华书局,1959年版,108页.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