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柏拉图的“至善理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至善观是伦理学中的最高概念,对至善的不懈追求成为了柏拉图哲学的宗旨。在柏拉图看来,至善即是理念,至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最高的善。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最高的至善。柏拉图理解的真正幸福是对善的拥有,于是,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要构建理想的城邦首先应是至善理念的实现,然后全民的普遍幸福才能得以实现。而实现至善的方式便是“哲学王”。
作者
刘海霞
机构地区
四川外语学院
出处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
2010年第2期61-61,共1页
A View of Labour Unions
关键词
柏拉图
至善理念
哲学王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曾参.大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2
柏拉图,刘烨编译.柏拉图的精神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3
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
5
1
马寄.
至善——西方古典哲学的宗旨[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1-24.
被引量:1
2
王洁.
孔子德育思想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的启示[J]
.教育评论,2015(1):14-16.
被引量:5
3
吴建青.
机械装置在绘画写生中的历史[J]
.艺术教育,2015(3):98-99.
被引量:1
4
杨晓霞.
儒家仁学思想对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5,23(3):55-58.
被引量:1
5
李慧玲.
试论跨文化交流中的伦理精神——与来华非洲人相遇[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17-222.
1
孟宪清.
论现代至善理念的重建[J]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3):70-73.
2
杨娜.
新时期至善理念的建构[J]
.长安学刊,2013,4(3):71-72.
3
毛国民.
中西早期思想家求善之路探析[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4):6-8.
4
张会永.
通向至善之途——康德的历史目的论探析[J]
.浙江学刊,2011(5):71-77.
被引量:1
5
向军.
《道德经》之“道”辨析[J]
.求索,2011(12):147-148.
被引量:4
6
李建明.
试论《道德经》中“道”的意蕴[J]
.唐都学刊,2006,22(5):48-50.
被引量:1
7
董昕,戴宏伟.
浅析西方伦理思想中的至善理念[J]
.中外企业家,2011(4X):201-202.
8
黄光顺.
小议《中庸》之“诚”[J]
.云梦学刊,2016,37(6):49-52.
9
王强.
康德道德神学的现世理念及建立[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7(4):15-19.
被引量:1
10
赵莹莹.
试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社会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问题[J]
.青春岁月,2011,0(20):247-247.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