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位与资源优势作用下城镇化发展模式探讨——以新疆乌苏市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带动下城镇化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在新疆,由于受自然等条件的限制,造成了新疆城镇的分散性,从区位与资源均占优势的乌苏市进行个案分析,总结出一条适合新疆城镇化发展的模式。
作者
张军
机构地区
新疆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年第2期91-92,共2页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关键词
区位优势
资源优势
乌苏市
城镇化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王国发.
对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思考[J]
.贵州民族研究,2004,24(4):69-73.
被引量:18
2
郭荣朝.
城镇化研究综述[J]
.绥化师专学报,2004,24(1):23-26.
被引量:15
3
张耀军,成升魁,闵庆文.
全球化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探讨[J]
.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249-258.
被引量:36
4
常宏荣,孟学永,焦栋民.
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战略探讨——大同市推进城镇化战略初探[J]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3):34-3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李青,陶阳.
对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关系的纵向考察[J]
.城市问题,1999(1):34-38.
被引量:15
2
张耕田.
关于建立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J]
.城市问题,1998(1):6-9.
被引量:75
3
李青.
对“八五”时期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J]
.城市问题,1998(5):2-6.
被引量:3
4
代合治,刘兆德.
复合指标法及其在测度中国省域城市化水平中的应用[J]
.城市问题,1998(4):21-24.
被引量:68
5
张京祥,崔功豪.
后现代主义城市空间模式的人文探析[J]
.人文地理,1998,13(4):25-29.
被引量:17
6
顾朝林.
战后西方城市研究的学派[J]
.地理学报,1994,49(4):371-382.
被引量:8
7
薛凤旋,杨春.
外资 :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J]
.地理学报,1997,52(3):193-206.
被引量:238
8
熊宁.
小城镇在农村区域经济中的成长机制初探──以江苏为例[J]
.经济地理,1997,17(1):50-51.
被引量:10
9
庞效民.
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J]
.地理译报,1997,16(2):39-47.
被引量:69
10
顾朝林,C.克斯特洛德.
北京社会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研究[J]
.城市规划,1997,21(4):12-15.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
67
1
梁亚红.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城市化发展研究——以平顶山市为例[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31-33.
被引量:2
2
房艳刚,刘继生.
东北地区资源性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J]
.人文地理,2004,19(4):77-81.
被引量:10
3
高峰,孙成权,张志强,张健.
西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4):98-102.
被引量:13
4
黄溶冰,胡运权,冯立析.
国外矿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12-17.
被引量:9
5
张耀军,郑海霞.
我国人口与资源安全探讨[J]
.生态经济,2005,21(5):24-26.
被引量:1
6
王吉生,郭舒,郑春颖.
资源型城市战略制定的理论依据与模式选择[J]
.资源.产业,2005,7(5):6-10.
被引量:3
7
张太富,龚实愚.
西部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构建[J]
.西北人口,2006,27(3):43-46.
被引量:1
8
申玉铭,杨彬彬,张云.
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综合整治——以济宁市为例[J]
.地理研究,2006,25(3):430-438.
被引量:36
9
赵景海.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J]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3):86-91.
被引量:78
10
赵静,焦华富,宣国富.
基于集群视角的煤炭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安徽淮南市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5):58-62.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9
1
刘媛媛.
紧抓区位优势 打造精品合作社[J]
.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1):19-20.
被引量:1
2
罗双喜.
基于“区位理论”的西部农村农民收入实证分析——以云南为例[J]
.中国经贸导刊,2010(8):84-84.
被引量:1
3
张玉军,刘照亭,王敬根,曲直.
区位理论与农业科技园区的空间布局模式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211-214.
被引量:6
4
周敬华.
如何进行区位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8):111-111.
被引量:2
5
唐礼智.
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J]
.宁夏社会科学,2010(4):31-35.
被引量:19
6
徐明霞,王正,李施政.
基于区位特征的农民培训模式研究——基于广东省河源市浰源镇的调研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256-258.
被引量:4
7
杨姗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18):54-56.
被引量:1
8
王弘烨,朱军.
新疆盐湖景区文化旅游探讨[J]
.绿色科技,2018,20(1):202-203.
被引量:2
9
廖杰欣,王江萍.
基于旅游资源整合的景区建设策略研究——以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为例[J]
.绿色科技,2018,20(5):1-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赵建社,张建荣,魏祯,刘水平,张兰英,李敏侠.
西安市农业推广中不同区位农民决策心理及其应对方略[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2):373-373.
被引量:1
2
李倩.
乌苏市旅游资源分类及开发潜力分析[J]
.绿色科技,2020(13):207-209.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纯,王军智.
农业推广方式对农民接受科技成果程度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49-350.
被引量:1
1
刘高远.
发挥小麦最适穗数在高产栽培中的优势作用[J]
.绵阳农专学报,1990,7(2):39-42.
2
小麦、油莱、马铃薯新品种“走进”田间[J]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6(3):18-18.
3
王勇,俞菊生.
农业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的模式、现状与对策(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为例)[J]
.上海农业学报,2001,17(4):6-9.
被引量:2
4
周杉.
四川:积极开展农机“双抢”作业[J]
.中国农机监理,2011(6):49-49.
5
省农委全面部署秋季农机化生产工作任务[J]
.吉林农业,2011(11):8-8.
6
张向前,黄国勤,卞新民,赵其国.
施氮肥与隔根对间作大豆农艺性状和根际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12,49(4):731-739.
被引量:22
7
伍冠锁,季国军.
水稻生产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变化及拓展[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2,28(4):53-57.
被引量:2
8
于亮,李世吉,桂富荣,李正跃.
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对紫茎泽兰的竞争作用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2):164-168.
被引量:14
9
四川各地积极开展农机“双抢”作业[J]
.四川农业科技,2011(6):60-60.
10
吴伟.
村级农机维修网点现状及问题研究[J]
.农村牧区机械化,2014(1):23-23.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