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灰色PGM(1,N)模型的人口发展预测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提高我国人口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文章分析了GM(1,1)和PGM(1,N)预测模型的特点,并分别利用GM(1,1)和PGM(1,N)模型对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进行了预测,发现灰色PGM(1,N)预测模型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更适合于我国人口的预测。
作者
胡琳
机构地区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5,共3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关键词
灰色GM(1
1)模型
灰色PGM(1
N)模型
人口预测
分类号
N945.24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73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1
杨丽霞,杨桂山,苑韶峰.
数学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以江苏省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3):287-291.
被引量:72
2
中国人口网.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全文)[EB/OL].http://www.chinapop.gov.crdfzzlbg/bgyw/t20070111_172058513.html, 2007 -02 - 01.
3
郭志仪,曹建云.
2006-2050年西藏人口发展趋势预测[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6-13.
被引量:25
4
中国人口信息网.1949-2003年中国人口密度[EB/OL].http://www.cpirc.org.cn/tjsj/tjsj_cy_detail.asp?id= 1590,2008-01-08.
5
门可佩,曾卫.
中国未来50年人口发展预测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3):12-17.
被引量:81
6
刘兆德 刘西雷.人口规模预测的GM(1,1)模型应用初探.资源开放与市场研究,1999,15(1):25-26.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黄明知,罗荣桂,吴兵,李文军.
区域最优人口规模测评模型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26(8):93-95.
被引量:12
2
张天路.
西藏人口的过去、现状与前瞻[J]
.中国人口科学,1994(2):39-49.
被引量:2
3
王金营,王志成,何云艳,段成荣.
中国各地区妇女生育水平差异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兼对1990—2000年期间各地区生育水平下降因素考察[J]
.南方人口,2005,20(2):31-39.
被引量:26
4
门可佩.
预测技术[J]
.物流技术,1995,14(6):42-42.
被引量:4
5
王万茂 韩桐魁 董德显.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115-128.
6
冯文权.经济预测及决策技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7
国土资源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程[DB].北京:国土资源部,2001.
8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1978~2005[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9
李华中.
Logistic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J]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8,10(2):32-34.
被引量:38
10
朱振华,濮励杰,彭补拙,刘晶.
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数量变化及保护对策——以吴江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0(4):312-322.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173
1
郑洲,赵雅洁.
人力资本对西藏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基于人口红利视角[J]
.民族学刊,2023,14(8):85-96.
2
门可佩,官琳琳,尹逊震.
基于两种新型灰色模型的中国人口预测[J]
.经济地理,2007,27(6):942-945.
被引量:25
3
刘尧,冯洁.
县级社区学院与城乡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农村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J]
.教育与现代化,2008(2):65-75.
被引量:5
4
詹宏旭.
西藏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J]
.宜宾学院学报,2009,9(7):58-60.
被引量:1
5
秦中春.
中国未来人口变化的三大转折点预测——基于年龄移算人口预测模型的分析[J]
.区域经济评论,2013(5):5-14.
被引量:12
6
胡泊.
灰色verhulst模型在长春市人口预测中的应用[J]
.经济视角(下),2009(3):21-23.
被引量:5
7
曹飞.
陕西人口的组合预测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6):79-83.
8
孟亮,高亮.
Berta lanffy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J]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4,21(3):4-8.
被引量:3
9
汤君友,杨桂山.
基于RS与GIS的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5):423-428.
被引量:42
10
门可佩,曾卫.
江苏宏观经济预测与展望[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6):25-27.
同被引文献
30
1
王泽旻,潘红.
灰色系统模型在我国人口数量预测中的应用[J]
.统计与决策,2005,21(01S):19-19.
被引量:25
2
覃伯平,周贤伟,杨军.
基于灰色模型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1(19):12-14.
被引量:2
3
周志刚,郭科,陈丽红.
时序数据预测的灰色神经网络技术[J]
.统计与决策,2007,23(1):128-129.
被引量:13
4
毕小龙,袁勇.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人口预测方法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31(3):556-558.
被引量:19
5
2011年湖北省统计年鉴[EB/OL].http://www.stats—hb.gov.cn/upload/tjnj/2011800k.html,2012—3—6.
6
叶平.湖北省"十五"期间各级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及"十一五"期间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EB/OL].http://www.wenku.baidu.corn/view/cfc6aebbla37f11lfl855ba8.html,2012-3-6.
7
史峰,王小川.MATLAB神经网络30个案例分析[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18-19.
8
门可佩,官琳琳,尹逊震.
中国人口发展预测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7,23(22):6-9.
被引量:12
9
程伟,刘国璧.
灰色系统理论在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8(3):64-67.
被引量:14
10
任强,郑晓瑛,Wolfgang Lutz,Sergei Scherbov.
中国人口的不确定性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08(6):19-27.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4
1
周志刚,万立,陈丽红.
灰色混沌神经元网络模型及其短期人口预测[J]
.系统工程,2012,30(10):118-122.
被引量:2
2
吕晶.
基于灰色Elman-NN模型的粮食产量预测与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4(3):512-516.
被引量:5
3
彭爱兰,臧志恒,杨伟娜.
不同灰色模型在民航旅客量预测中的适用性浅析[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5,26(3):62-65.
4
谭永宏,曾喆昭.
基于多项式神经网络模型的人口预测方法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6,46(18):152-158.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王肖灵,王波.
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水果产量的研究[J]
.中国商贸,2014,0(10):179-180.
被引量:1
2
郭小波,张德贤.
大数据背景下灾害年份粮情信息模型仿真[J]
.计算机仿真,2016,33(1):446-449.
被引量:3
3
陈文业,姚琳,赵明,袁海峰,窦英杰.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对极端干旱区多枝柽柳硬枝扦插分析[J]
.甘肃科学学报,2016,28(2):28-32.
4
汤勇峰.
影响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因素方法[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0):176-176.
5
薛晓铂,谭永宏,曾喆昭.
Widlar微电流源的特性测量与建模研究[J]
.测控技术,2018,37(6):51-54.
6
程军锋.
全面二孩政策下陇南市人口预测[J]
.高师理科学刊,2019,39(4):12-15.
7
梁林,曾建丽,刘兵.
雄安新区未来人口趋势预测及政策建议[J]
.当代经济管理,2019,41(7):59-67.
被引量:8
8
徐丽丽,李洪,李劲.
基于灰色预测和径向基网络的人口预测研究[J]
.计算机科学,2019,46(B06):431-435.
被引量:22
9
梁萌,吴慧.
基于Leslie模型的人口数量预测研究[J]
.现代科学仪器,2019,0(1):159-162.
10
李炳军,杨卫明.
基于灰色区间预测和GM(1,N)模型的我国粮食供需结构平衡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8):325-329.
被引量:9
1
柯铧,柯科.
灰色系统理论在人口发展预测中的应用[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24(17):273-278.
被引量:5
2
何光,卢小丽.
两类新的GM(1,1)残差优化模型的建立及预测[J]
.统计与决策,2012,28(11):23-25.
被引量:4
3
许大宏.
改进GM(1,1)预测模型在公路运输量中的应用[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1):9-13.
4
程德声,许友生.
小区域人口增长预测方法的探讨[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23(2):65-69.
被引量:1
5
邢登鹏,徐德,张正涛,李海鹏,张大朋,史亚莉,沈飞.
多尺度异型零件精密装配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J]
.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6,7(2):71-80.
被引量:1
6
赵敏华,李国平.
效益转移法评估石油开发中跨区域环境价值损失的实证研究[J]
.系统工程,2006,24(10):77-81.
被引量:10
统计与决策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