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挑战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被引量:4
出处
《人口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32-38,共7页
Population Journal
参考文献6
-
1徐勤.儿子与女儿对父母支持的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1996,20(5):23-31. 被引量:55
-
2王树新.北京老年人口的预期寿命及余寿期的健康质量[J].人口学刊,1996,18(2):8-13. 被引量:9
-
3郭志刚,张恺悌.对子女数在老年人家庭供养中作用的再检验——兼评老年经济供给“填补”理论[J].人口研究,1996,20(2):7-15. 被引量:71
-
4何善军.农村家庭养老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对策[J].人口与经济,1995(3):49-52. 被引量:24
-
5邬沧萍,穆光宗.低生育研究——人口转变论的补充和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5(1):83-98. 被引量:41
-
6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0(3):7-16. 被引量:899
二级参考文献7
-
1查瑞传.计划生育和保障人权[J].人口研究,1993,17(5):1-3. 被引量:2
-
2张善余.近年我国一些地区人口负增长现象初析[J].人口与经济,1993(6):3-9. 被引量:3
-
3夏传玲,麻凤利.子女数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J].人口研究,1995,19(1):10-16. 被引量:90
-
4桂世勋,倪波.老人经济供给“填补”理论研究[J].人口研究,1995,19(6):1-6. 被引量:42
-
5穆光宗.从资源角度看中国人口的优势和劣势[J].人口与经济,1994(2):38-40. 被引量:1
-
6顾宝昌,穆光宗.重新认识中国人口问题[J].人口研究,1994,18(5):2-10. 被引量:34
-
7李南.高出生性别比及其婚姻后果[J].中国人口科学,1995(1):16-20.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1062
-
1王亚飞.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J].郑州师范教育,2022,11(4):38-40. 被引量:1
-
2卢艳,桂林翠.农村社区互助养老产生逻辑分析[J].中国物价,2021(3):105-108. 被引量:3
-
3苗国强.家庭代际团结对城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河南省的调查[J].中国软科学,2020(1):104-111. 被引量:14
-
4孟愈飞,刘姝辰.互联网使用与居民养老意愿——基于CGSS数据的经验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9(4):229-246. 被引量:4
-
5张显,谢贤.民族地区农村子女的代际支持研究——以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D村为例[J].沿海企业与科技,2020(5):74-80.
-
6邓崧,王继笛.子女代际经济支持对农村老年人参与新农保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2):107-116. 被引量:5
-
7谭远发,刘明珠.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养老”还是“啃老”?[J].西部发展研究,2020(2):15-38. 被引量:1
-
8宋佳文,景再方.农村家庭子女数量对中老年人精神健康的主要影响——对“三孩”政策出台及农民生育意愿深层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4):397-404. 被引量:2
-
9郭瑜,张寅凯.代际关系、养老保险与中国城镇养老新图景[J].社会学研究,2021(2):160-180. 被引量:25
-
10陶涛,钟雨奇,黄静怡.“单方索取”还是“相互需要” 代际同住中的需求组合与亲子选择[J].社会,2022,42(6):214-240.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52
-
1刘书鹤,杨继伟,张月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保障体系──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本对策[J].人口研究,1999,23(1):10-14. 被引量:23
-
2刘庚长.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基础与转变的条件[J].人口研究,1999,23(3):41-42. 被引量:36
-
3肖振禹.我国现代家庭与养老[J].南方人口,1994,9(3):48-51. 被引量:13
-
4风笑天.共处与分离: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形式调查[J].人口与经济,1993(2):60-63. 被引量:18
-
5胡伟略.中国老年保障与孝文化[J].中国人口科学,1991(2):20-23. 被引量:4
-
6蔡文眉.家庭结构与人口老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纪实[J].人口与经济,1988(1):34-35. 被引量:2
-
7蔡学群.广东省城镇老年人口基本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88(2):61-66. 被引量:2
-
8伊密.北京市老年人口的现状和特点[J].中国人口科学,1987(3):52-58. 被引量:1
-
9阎卡林.关于我国一些地区新生婴儿性比例失调的原因及对策——二论“养老”与“生小”的关系[J].人口学刊,1983,5(4):40-43. 被引量:5
-
10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0(3):7-16. 被引量:899
二级引证文献109
-
1孟愈飞,刘姝辰.互联网使用与居民养老意愿——基于CGSS数据的经验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9(4):229-246. 被引量:4
-
2李悦童,李燕芝,卢荷英,李畅.家庭照料方式对子女就业的影响[J].南方治理评论,2022(1):109-126.
-
3郭瑜,张寅凯.代际关系、养老保险与中国城镇养老新图景[J].社会学研究,2021(2):160-180. 被引量:25
-
4曹鑫.男性与女性养老观念对比研究[J].中国人权评论,2019(1). 被引量:1
-
5高法成,罗卫斌.三代家庭在教育与养老上的博弈:受惠的孙代与受困的亲代——基于CFPS2016年数据的相关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19,0(10):28-36.
-
6规范家庭养老保障制度问题研究课题组.转轨时期中国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经贸,2004(11):12-15. 被引量:4
-
7规范家庭养老保障制度问题研究课题组.规范家庭养老保障制度问题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4,20(6):31-34.
-
8杨立雄.建立非缴费性的老年津贴——农村养老保障的一个选择性方案[J].中国软科学,2006(2):11-21. 被引量:41
-
9风笑天.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一项12城市的调查分析[J].人口研究,2006,30(5):57-63. 被引量:80
-
10李艳荣.我国农民群体分化与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7,28(8):19-25. 被引量:17
-
1张仲福.德国的社会养老保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2(4):61-64.
-
2毛惠良.国外社会养老保险比较[J].世界经济,1993,16(11):26-29. 被引量:1
-
3黄德鸿,姜永宏.关于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几个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2000(2):13-15. 被引量:6
-
4熊必俊,香玲.国外社会养老保险状况[J].经济研究资料,1992(19):33-42.
-
5孙秀琴,程伟.论社会养老保险的有关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1996(3):46-49.
-
6王为群,程奎生.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J].江苏农村经济,1995(9):43-44.
-
7陶涛,沈社保.“保命钱”怎样才能得到保障——关于搞好社会养老保险的思考[J].医药财会,2000(5):38-39.
-
8孙洁,齐剑琴.甘肃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构建中的几个问题[J].开发研究,1998(2):20-21.
-
9王为群,程奎生.对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我见[J].江苏农村经济,1995(8):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