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福建茶叶》
1998年第2期41-41,共1页
Tea in Fujian
同被引文献32
-
1李树源,智佳佳.浅谈我国乌龙茶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茶叶,2004,30(3):160-162. 被引量:5
-
2齐桂年,谢建国,吴永刚,陈昌辉,单虹丽.微波在茶叶加工中对绿茶品质影响的初探[J].福建茶叶,2004,27(3):3-4. 被引量:45
-
3叶乃兴,杨如兴,杨广,张方舟,王振康.冷冻干燥技术在乌龙茶加工中的初步应用[J].福建农业科技,2004,35(6):40-40. 被引量:10
-
4夏涛,童启庆.红茶芳香物质的前体及其转化途径[J].中国茶叶加工,1996(2):32-34. 被引量:10
-
5林平,谢前途,张丽香.平阳早香乌龙茶加工技术[J].茶叶,2006,32(3):160-162. 被引量:5
-
6郭雯飞.茶叶香气生成机理的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1996(4):34-37. 被引量:77
-
7游小妹,陈常颂.乌龙茶烘焙技术之我见[J].茶叶科学技术,2007(4):54-55. 被引量:24
-
8张燕忠,张凌云,王登良.烘焙技术在乌龙茶精制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探讨[J].茶叶,2008,34(2):75-77. 被引量:44
-
9杨君,李细荣.基于炭焙—电烘焙技术的武夷岩茶烘焙机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8):70-71. 被引量:16
-
10苏兴茂.烘焙技术在闽南乌龙茶中的应用与探索[J].福建茶叶,2012,34(3):27-29. 被引量:24
二级引证文献23
-
1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陈志辉,游小妹,陈荣冰.烘焙温度对九龙袍品种乌龙茶生化品质的影响[J].茶叶科学,2014,34(1):9-20. 被引量:51
-
2陈泉宾,王秀萍,邬龄盛,张应根.干燥技术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技术,2014(3):1-5. 被引量:27
-
3林燕萍,张见明,黄莹蓉,张芳芳,苏晓瑜,曾苗婷,龙乐,沈琼虹,黄毅彪.温控炭焙对武夷岩茶生化品质的影响[J].宜春学院学报,2014,36(12):107-110. 被引量:15
-
4吴建华,陈林海.武夷岩茶烘焙加工方法选择初探[J].福建茶叶,2015,37(1):29-30. 被引量:4
-
5林永胜,罗婵玉,陈忠林,席立,孙云.不同精制烘焙工艺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38(4):7-10. 被引量:23
-
6庞月兰,杨春,黎敏,刘晓东.不同烘焙处理对颗粒乌龙陈茶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5):79-80. 被引量:6
-
7向萍,林东艺,鲁静,章国营,刘妍,户杉杉,林金科.不同烘焙处理对铁观音品质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7,39(12):9-11. 被引量:5
-
8占琪,任洪涛,杨雪梅,李燕丽,李家华.电焙和炭焙武夷岩茶与常规烘焙铁观音香气成分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3(1):113-119. 被引量:24
-
9苏成家.不同焙火工艺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J].现代食品,2018,3(15):167-169. 被引量:11
-
10林东艺,陈倩洁,罗岸芷.不同烘焙方式对毛蟹品种乌龙茶品质的影响[J].南方农机,2016,47(11):67-71. 被引量:2
-
1热风焙茶橱的研制和推广[J].广东茶叶,2000(2):39-41.
-
2张婉婷,陈佳琳,张灵枝.不同干燥方式对单丛茶抗氧化能力影响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11(1):13-16. 被引量:10
-
3邹全荣.乌龙茶焙功[J].茶世界,2009,0(4):74-77.
-
4徐茂兴.武夷岩茶炭焙不同方式方法对比[J].农民致富之友,2015(14). 被引量:3
-
5汪立波,崔明理.茶不到星村不香[J].农产品市场,2014(3):23-26.
-
6张燕忠,张凌云,王登良.烘焙技术在乌龙茶精制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探讨[J].茶叶,2008,34(2):75-77. 被引量:44
-
7李涛.柿叶焙茶 “金果树”——记济南天健堂茶叶有限公司张延荣和他的“金果树”柿叶茶[J].今日科苑,2010(21):82-85.
-
8黄杰.两首宋人茶词所记茶事考[J].农业考古,2008(2):167-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