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戏剧人物性格化语言的审美功能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戏剧语言是思维的直接实现,也是用来表达剧作家的思想、构成戏剧作品的物质手段,因此戏剧人物性格化语言的审美功能即为:本色语言、立体化的语言、插科打诨之下折射出人物的本来面目。
作者
姬春晖
机构地区
焦作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焦作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55-56,共2页
Journal of Jiaozuo University
关键词
戏剧
人物
性格化语言
审美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陆号庭.昆剧演出史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
叶长海,张福海.中国戏剧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
共引文献
11
1
王若光,孙庆祝.
“戏化”的体育——中国体育的土壤特征与气候流变[J]
.体育学刊,2007,14(1):73-75.
被引量:1
2
徐鹏.
试论公案剧中的恶势力形象类型及美学意义[J]
.焦作大学学报,2009,23(1):18-19.
3
赵维国,陈佳.
《申报》与晚清海派京剧的传播[J]
.戏剧艺术,2009(4):77-85.
被引量:4
4
王艺玲.
五音戏源流新探[J]
.管子学刊,2009(4):84-88.
被引量:5
5
周建清.
笠翁戏曲剧作的叙事技巧[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4):39-43.
被引量:1
6
邱睿.
来华留学生中国戏曲文化教学论[J]
.戏剧文学,2011(9):60-69.
被引量:10
7
张玉雁.
试论传统戏曲中的节奏表现美[J]
.焦作大学学报,2011,25(4):39-41.
被引量:1
8
张玉雁.
对传统戏曲中“鬼魂戏”的审视与评判[J]
.焦作大学学报,2012,26(2):31-33.
9
张玉雁.
戏曲几种技巧小议[J]
.焦作大学学报,2015,29(3):17-19.
10
付晓娟,张健.
明清时期山西平阳神庙戏台及其时空分布[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1(6):64-67.
同被引文献
6
1
蔡小艺.
论话剧表演的创新[J]
.东方艺术,2005(8):52-52.
被引量:3
2
王开元.
关汉卿剧作的戏剧冲突与人物性格[J]
.昌吉学院学报,2006(3):9-12.
被引量:1
3
陈曦,陈旸.
“多倾向”与“无规律”:话语分析视角下的中国早期话剧语言[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7(1):55-58.
被引量:1
4
裴云龙.
隐性冲突的设置与搁浅——关汉卿悲剧情节与深层意蕴新论[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24(4):20-25.
被引量:3
5
弓卫红.
剧作中人物性格略论[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7):130-130.
被引量:1
6
施勤.
从话语角色转换看戏剧人物刻画——以老舍《茶馆》中的戏剧对白为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21):113-11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弓卫红.
浅论关汉卿剧作的戏剧冲突与人物性格[J]
.大舞台,2011(6):13-14.
2
赵连生.
人物性格在戏剧对白中的体现[J]
.黄河之声,2013(17):114-115.
3
徐伟.
浅析表演中人物语言的“性格化”塑造的意义[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8):99-9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陈子政.
分析“性格化”对舞蹈演员表演的意义[J]
.艺术家,2017,0(6):84-85.
1
作家的“艺术感觉”有什么特点[J]
.文艺理论研究,1984(1):133-134.
2
张峰.
姹紫嫣红诗意浓——谈诗歌着色的艺术层面[J]
.阅读与写作,2007(7):48-48.
被引量:1
3
郝转萍.
《远大前程》语言特色分析[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62-64.
被引量:4
4
蔡运长.
谈《琵琶记》的语言特色[J]
.戏曲艺术,1997,18(2):38-42.
被引量:1
5
高慧.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J]
.电影文学,2011(8):103-104.
被引量:3
6
韩少功.
雷击[J]
.杂文选刊(下半月),2007,0(11):12-12.
7
杨剑龙.
《大漠祭》(长篇小说)[J]
.当代作家评论,2001(5):60-61.
8
马会.
虚实相生与意境的形成[J]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2):34-35.
9
刘汉光.
戏曲本色论的内涵及发展[J]
.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5(2):9-15.
10
彭强民.
中国艺术中的“虚实相生”论[J]
.柳州师专学报,2000,15(2):56-59.
被引量:4
焦作大学学报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