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霍山黄芽机制工艺技术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霍山黄芽在唐代就列为贡茶。1971年恢复制作,1990年评为部优产品。该茶历来采用手工加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工制作名优茶已不能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为此,1995年我们从衢州市微型茶机厂引进一套名优茶加工机械,进行霍山黄芽机制试验并取得了...
作者
衡永志
李燕
余长虹
徐志明
程甫德
机构地区
安徽霍山县农技推广中心
出处
《茶叶机械杂志》
1998年第4期16-16,共1页
Journal of Tea Machinery
关键词
霍山黄芽
机制工艺
效益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49
1
程甫德.
机制霍山黄芽品质现状与改进措施[J]
.茶业通报,2005,27(1):30-30.
被引量:1
2
周继荣,陈玉琼,孙娅,袁芳亭,倪德江.
鹿苑茶加工过程中品质的变化[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1):88-92.
被引量:30
3
周继荣,陈玉琼,倪德江.
鹿苑茶机械加工技术[J]
.中国茶叶加工,2005(1):33-33.
被引量:4
4
周继荣,陈玉琼,余志,孙娅,张卫萍,倪德江.
鹿苑茶机械化加工技术研究[J]
.茶叶科学,2005,25(2):141-145.
被引量:9
5
严俊,林刚.
测色技术在茶叶色泽及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一)表色系的选择[J]
.茶业通报,1995,17(1):7-9.
被引量:39
6
严俊,林刚.
测色技术在茶叶色泽及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二)茶叶色泽的测定[J]
.茶业通报,1995,17(2):1-3.
被引量:35
7
倪德江,陈玉琼,赵克来.
绿针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J]
.湖北农业科学,1996,35(4):40-43.
被引量:9
8
周继荣,陈玉琼,孙娅,倪德江.
鹿苑茶闷堆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2005,26(11):107-111.
被引量:26
9
衡永志,唐应芬,徐志明.
关于霍山县清洁化茶叶加工厂基本建设思路[J]
.茶业通报,2006,28(3):123-123.
被引量:4
10
王云,李春华.
名优茶氨基酸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6):1121-1126.
被引量:45
引证文献
4
1
刘晓,齐桂年,胥伟.
黄茶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9,32(4):2-4.
被引量:12
2
陈昌辉,邓小丽,张跃华,张超云,陈书谦.
蒙顶黄芽新工艺条件下品种适制性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8):4403-4406.
被引量:16
3
杨先贵,衡永志.
霍山茶叶生产历史变革及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2):3764-3767.
被引量:3
4
周继荣,倪德江.
黄茶品质形成机理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03(3):5-6.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杨家干,蒋颖,邓燕莉,王伦兴,刘玉倩.
六大茶类工艺创新及品质变化影响[J]
.贵茶,2022(1):6-12.
2
刘晓慧,王日为,张丽霞,范方媛,韩晓阳,欧阳石光.
山东黄茶加工工艺的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10(2):27-30.
被引量:17
3
王力,林智,吕海鹏,谭俊峰,郭丽.
茶叶香气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10,31(15):293-298.
被引量:70
4
郑红发,粟本文,王准,黄怀生,赵熙,银霞.
高档黄茶适制品种筛选研究[J]
.茶叶通讯,2011,38(4):26-28.
被引量:18
5
杨涵雨,周跃斌.
黄茶品质影响因素及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2013,40(2):20-23.
被引量:15
6
唐春风,邵济波.
夏季适制黄茶的茶树品种及采摘标准研究[J]
.福建茶叶,2013,35(4):16-20.
被引量:5
7
滑金杰,江用文,袁海波,尹军峰,钟维标,余书平,谢前途.
闷黄过程中黄茶生化成分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2015,35(3):203-208.
被引量:51
8
刘小芳,刘钢,成红云.
不同茶树品种黄茶的适制性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3):331-331.
被引量:13
9
刘晓,王云,张厅,唐晓波,王小萍,马伟伟.
闷堆和摊放对黄茶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5,43(7):823-827.
被引量:11
10
李颖,董玉惠,张丽霞,朱磊,盖晓亚,王娇.
不同闷黄方式对山东黄大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加工,2015(3):23-27.
被引量:8
1
郭敏明,胡新光.
碧螺春茶机制工艺技术[J]
.茶叶机械杂志,2000(1):22-22.
2
张家椿.
金螺茶、银螺茶的机制工艺技术[J]
.中国茶叶加工,2001(4):19-20.
3
陆德彪.
多功能名茶炒制机与龙井茶机制工艺技术[J]
.茶叶机械杂志,1996(1):19-20.
4
张家椿.
金螺茶、银螺茶机制工艺技术[J]
.茶叶机械杂志,2001(4):27-28.
5
邵宛芳,杨柳霞.
云南大叶种名优绿茶机制工艺技术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00(4):18-20.
被引量:8
6
李慧娟,许永妙.
雪水云绿茶机制工艺技术[J]
.茶叶机械杂志,1998(1):28-29.
7
何荣庆.
“金山翠芽”机制工艺技术[J]
.茶业通报,1997,19(3):36-36.
8
曾金河,张木金,张景照.
白芽奇兰茶的机制技术[J]
.茶叶机械杂志,2000(4):18-18.
9
方世辉.
尖形名优茶的机制技术[J]
.茶叶机械杂志,1999(1):11-13.
10
李全兴.
浅谈机制名优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中国茶叶,2009,31(2):26-27.
茶叶机械杂志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