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出口贸易品技术结构的测算 被引量:16

The Estimation on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of Export Production in China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利用贸易品技术附加值指数和相对技术附加值高度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水平进行了测定。本文提出的贸易品技术水平和贸易结构的测定方法剔除了时间变化趋势,是对现有方法的改进和扩展。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纺织服装和机械设备方面,竞争劣势体现在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商业服务方面。1995~2007年,中国出口贸易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并于2006年之后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不断升级,表现出向发达国家靠近的趋势。 This paper uses the index of technology content and relative technology level to estimate China's export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This method avoids the impact of time,so it's a contribution to researches.China's comparative advantage mainly embodies in textile,clothing and machine while its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 embodies in chemical and commercial service which content low technological value.From 1995 to 2007,the total technological level of China's export improved continously and exceeded the world in 2006.The upgrade of China's trade structure tends to the one of advanced country.
作者 刘钻石 张娟
出处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72,共5页 World Economy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42

  • 1魏浩,毛日昇,张二震.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J].世界经济,2005,28(2):21-33. 被引量:108
  • 2张小蒂,孙景蔚.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世界经济,2006,29(5):12-21. 被引量:215
  • 3樊纲,关志雄,姚枝仲,晓鸥(校对).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J].经济研究,2006,41(8):70-80. 被引量:442
  • 4.《中国海关统计年鉴》[M].,..
  • 5JETRO:《JTRO贸易白皮书》,日本贸易振兴会,2000.
  • 6[日]黑田笃郎:《中国制造》,东洋经济新报社,2001.
  • 7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个别产品的附加值指标不是固定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例如,起初只有先进国家才有能力出口的产品,具体反映在当时的高附加值指标上,但随着生产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该产品的附加值也会下降.而且,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采用人均GDP的对数值代替了人均GDP的数值.
  • 8严格来说,为了将非连续的分布描成连续的分布,不可能简单地把个别产品的份额和它的附加值指标一一对应起来,而必须沿着附加值指标按照一定的区间将产品分组,然后计算它们的份额.
  • 9假设全世界的(时美)出口构造高度化指标(=构成商品项目的附加值指标的加权平均)为MW,构成商品项目的附加值指标的标准偏差为σW,A国的(对美)出口构造高度化指标为MA,那么,A国的(对美)出口构造的偏差值可按下式计算.MA-MW偏差值=MA-MW/σW×10+50
  • 10但随着生产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该产品的附加值也会下降.而且,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采用人均GDP的对数值代替了人均GDP的数值.

共引文献631

同被引文献163

引证文献16

二级引证文献9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