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理念的文化论争与价值诉求——金耀基先生《大学之理念》的思想解读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金耀基先生的《大学之理念》从科学与人文的文化角度考察了大学理念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提出大学要在科学与人文的对垒中高扬人文精神,对我们今天重构大学理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
周进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83,共3页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金耀基
大学理念
科学
人文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7.
2
[加]许美德.中国大学--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法]罗索.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3.
共引文献
43
1
胡金木.
我国高等教育十年扩招之路的回望[J]
.教育学术月刊,2009(9):7-9.
被引量:6
2
侯长林,周鸿.
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J]
.高等教育研究,2009,30(9):59-62.
被引量:17
3
王保星.
大学教学的理想与理想的大学教学——基于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生涯的历史研究[J]
.高校教育管理,2010,4(6):32-37.
被引量:7
4
戴滨彬.
浅谈国学思想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科教文汇,2010(33):8-9.
被引量:1
5
赵凤娟,张毅君.
论建立学术权力主导的现代大学制度[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9(2):35-37.
被引量:2
6
徐魁鸿.
“根叔”现象与大学校长使命思考[J]
.大学教育科学,2010(6):6-8.
被引量:2
7
吴洪富.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演进——一项知识社会学的考察[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9(3):21-25.
被引量:2
8
庄慕萱.
大众化背景下省属高校精英教育发展策略探讨——以浙江省为例[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3):118-120.
被引量:1
9
高天好,王寿鹏.
对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3(3):95-98.
10
刘旭,梁婷.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内涵及实施研究述评[J]
.大学教育科学,2011(4):15-19.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6
1
袁盾.
对未来中国大学理想的几点思考[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18(1):96-100.
被引量:1
2
高瑞南.
教育价值观和大学理想[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87-88.
被引量:1
3
张树天.
网络时代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教育的意义[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9):50-53.
被引量:2
4
郭丹.
中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0):30-31.
被引量:4
5
韩延明.哲学的观点:大学理念[A].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9.
6
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
[美]克拉克·科尔.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80.
8
陈明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及体系构建[J].魅力中国.2009(30)
9
李紫红.
重审大学理念——基于帕利坎与纽曼的“对话”[J]
.高教探索,2010(1):32-37.
被引量:2
10
王传旭.
从大学的发展看未来大学的理想[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3(1):1-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蒋涛.
大学理念与大学理想的辨析[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0):101-103.
被引量:1
2
田秀玲.
浅谈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吉林教育(教研),2011(7):16-17.
被引量:2
3
汪景彦.
苹果密植园控冠改形技术[J]
.西北园艺(果树),2000,0(1):10-11.
4
许爱琼.
学生评教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价值回归[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3(1):110-112.
5
石侠.
一种诗意生存方式的迷失与重构——兼谈非中文专业大学生文学艺术教育的缺失及应对[J]
.吉林教育(综合),2010,0(11Z):7-8.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欧伟礼.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0):97-98.
被引量:1
2
张云佳,顾子迪,包河彬.
关于军校办学思想与研究生培养方法的几点思考[J]
.中国储运,2013(3):118-120.
3
许军.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浅窥[J]
.中小学电教(下),2013(10):47-47.
被引量:4
1
李从浩.
科学与人文的此消彼长——金耀基《大学之理念》读后感[J]
.复旦教育论坛,2005,3(5):39-41.
被引量:3
2
宋路平.
大学人文精神亟需“返魅”——读金耀基《大学之理念》的思考[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15):105-105.
3
王建平.
大学之道的本质探寻──金耀基著《大学之理念》评析[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113-115.
被引量:1
4
韩锦标.
大学理念:寻求平衡[J]
.煤炭高等教育,2006,24(4):26-28.
5
叶俊威.
两本《大学之理念》的对比解读[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29(2):18-20.
被引量:1
6
看点[J]
.创新作文(初中版),2008(8):4-5.
7
肖恒英.
语文课就是循循善诱的育人课[J]
.才智,2009,0(27):31-31.
8
孙传钊.
人文精神、博雅教育的困境——从《大学之理念》的中译本缺了最后一章谈起[J]
.复旦教育论坛,2008,6(1):38-42.
被引量:1
9
于传勤.
写给大学校长的书——《大学之理念》[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1):108-110.
被引量:2
10
林幸谦.
全球化的高等教育新战场——专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2):100-103.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