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村劳动力兼业型就地转移研究——基于新余市A村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两种形式,一是就地转移,二是异地转移。本文研究前者,探讨和分析实现兼业型就地转移的前提条件,这在大量农民工回流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需要,同时也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证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
何惠
机构地区
福州大学
出处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46-48,共3页
Journal of Jiangxi Open University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兼业型就地转移
县域经济
分类号
F32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钟敏.
基于现代区域经济理论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永州市为例[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10):21-22.
被引量:1
2
邱锦美.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3):90-93.
被引量:2
3
严江,周婷.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
.农村经济,2004(7):75-77.
被引量:13
4
郝丽.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选择[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5):37-40.
被引量:26
5
刘文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与战术问题——兼论市场化、工业化与城镇化[J]
.农业经济,2004(3):18-20.
被引量:4
6
祁之杰.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
.经济研究参考,2004(70):45-48.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任保平.
论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25(5):3-9.
被引量:55
2
[5]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3
孟昕.结构变动: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
朱先奇.
从人口流动模型比较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J]
.生产力研究,1998(6):78-80.
被引量:4
6
Rural Social and Economic Investigation Office.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2):34-38.
被引量:27
7
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J]
.重庆经济,2002(4):10-15.
被引量:2
8
袁志刚,范剑勇.
剖析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02(5):18-20.
被引量:13
9
梁世夫.
乡镇企业为何渐离农村 农业 农民——乡镇企业与“三农”关系的变化及其分析[J]
.调研世界,2002(9):26-28.
被引量:3
10
金兆怀.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对策[J]
.社会科学战线,2002(3):22-26.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44
1
李本义.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基本思路与对策[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6,8(4):30-33.
2
巩素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及对策[J]
.山西农经,2004(3):36-39.
3
刘小林.
“三农”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59-160.
被引量:2
4
王丽,范亚东.
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J]
.商业研究,2005(14):184-185.
被引量:3
5
黄振华.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91-1292.
被引量:6
6
杨秋红.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接纳问题浅析[J]
.中国商界,2010(6):218-219.
7
邱锦美.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制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3):90-93.
被引量:2
8
丁静.
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一条重要途径[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5):44-46.
9
徐勇,王雅鹏.
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就业模式比较研究[J]
.商业时代,2005(36):9-9.
被引量:2
10
蔡文著.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的发展[J]
.商业研究,2005(24):123-12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
1
金彦平.
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6,17(5):292-295.
被引量:3
2
隆少秋.县域经济发展及结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
解书森.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浅析[J]
.中国农村经济,1992(4):9-15.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
1
王纯礼.
农村人口城镇化发展研究[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0):263-263.
2
宋要恒.
天津市农村人口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1978-1998)[J]
.经营管理者,2012(07X):158-158.
1
沈福林,卜连生.
从九州果业看江苏农业民营企业[J]
.江苏农村经济,2015(7):25-26.
2
王开军.
人类经济列车不可绕行的历史隧道——“二元经济”的形成与破解[J]
.辽宁经济,2007(9):8-11.
3
叶静怡,衣光春.
农民工社会资本与经济地位之获得——基于北京市农民工样本的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10(1):143-147.
被引量:30
4
林筠,黄佩玉,王翡,元爱田.
新产品开发团队中交互记忆系统的前因及其对项目产出的影响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6):26-29.
5
叶建亮.
“次品市场”是如何恢复为“正品市场”的?——温州皮鞋业从制假售假到创保品牌的案例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2005(6):19-27.
被引量:6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