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汉代司法中的经义决狱 被引量:7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经义决狱,又称《春秋》决狱,兴起于西汉,系汉代流行的一种司法审判模式。汉代经学的发达,使汉人将以《春秋》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视为司法"宪章",由此导致了经义决狱的大流行。对经义决狱历来不乏褒扬者和批判者。研判汉代经义决狱案例,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许多案例贯彻了儒家的慎罚和平恕精神,而从消极的方面来看,一些断案者对儒家经义的援引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确定性,相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经义决狱执行上的分歧滞涩和处境上的尴尬的成因,大致有两个方面:第一,儒家经典乃纯经验的而非逻辑的产物,并不具备法典所应有的周延逻辑和体系性,由此发生理论的碰撞和实践的窘境就在所难免;第二,对儒家经典的多元解读赋予司法裁判者以广阔的自由裁量空间,让冰冷的司法和执法活动变得温情脉脉,但同时也不免为一些人所利用,使司法活动的确定性大打折扣。经义决狱发展到后来,往往不尽限于刑事案件,亦扩及于对民事生活的干预当中。以经义指导司法实践一方面弥缝了机械执法可能带来的司法不公和非人道问题,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司法擅断和以经乱法等一系列流弊。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85,共6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王宏治.试论中国古代经学与法学的关系[M]//中国法律文化论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 2沈家本.汉律摭遗:下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
  • 3黄静嘉.中国法制史论述丛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4钱谦益.初学集:中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 5蒋义斌.《明公书判清明集》中立继与继绝的判例[M]//宋代社会与法律.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2001.
  • 6郭建.中国的法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2006.
  • 7李鼎楚.春秋决狱再考[J].政法论坛,2008,26(3):123-129.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20

  • 1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01页.
  • 2.《论语·子路》[M].,..
  • 3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4[英]梅因 沈景一译.《古代法》[M].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45—146页.
  • 5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57页.
  • 6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 7桂齐逊.“中国中古时期‘经义折狱’案例初探”[J].通识研究集刊(台湾),2004,(6).
  • 8黄源盛.“两汉春秋折狱‘原心定罪’的刑法理论”[J].政大法学评论(台湾),2005,(6).
  • 9章学诚.《文史通义》,国史研究室1973年版.
  • 10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共引文献25

同被引文献113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