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研究现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简要介绍了沥青路面使用现状及主要问题,有限元通用程序和有限单元应力强度因子法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及沥青路面裂缝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并对沥青路面结构分析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作者
刘晓丰
陈松洁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出处
《大众科技》
2010年第4期90-91,共2页
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路面
有限单元法
断裂力学
分类号
U416.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彭妙娟,张登良,夏永旭.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断裂力学计算方法及其应用[J]
.中国公路学报,1998,11(2):30-38.
被引量:42
2
洪花,朴雄伟,姜昌吉.
断裂力学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
.科技创新导报,2008,5(32):76-7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孙丽霞,邓洪亮,孙波.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坏原因和防治措施[J]
.科技创新导报,2007,4(36).
被引量:20
2
彭妙娟,硕士学位论文,1995年
3
张登良,西安公路学院科学技术报告,1992年,2页
4
徐芝纶,弹性力学(第3版),1992年
5
张起森,国家“七五”攻关课题报告,1990年,10页
6
王秉纲,西安公路学院研究报告,1990年,10页
7
姚祖康,道路路面工程,1984年
8
才华,张敏江,徐术陇.
反射裂缝的断裂及疲劳分析和模拟计算[J]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7,13(3):252-258.
被引量:14
9
彭妙娟,张登良,夏永旭.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断裂力学计算方法及其应用[J]
.中国公路学报,1998,11(2):30-38.
被引量:42
10
郑健龙,张起森.
半刚性路面反射裂缝及其应力强度因子的有限元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1990,12(3):22-31.
被引量:58
共引文献
41
1
杨涛,袁海庆,吴少鹏.
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华东公路,2005(1):29-31.
2
杨涛,袁海庆,吴少鹏.
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华东公路,2004(5):27-30.
被引量:1
3
王宏畅,黄晓明,傅智.
半刚性基层表面裂缝影响因素[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5(2):38-41.
被引量:39
4
曾梦澜,马正军,易昕.
广义Paris公式预测沥青路面的疲劳寿命[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6):20-23.
被引量:9
5
王宏畅,黄晓明.
高等级沥青路面基层底裂缝三维数值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12):1-4.
被引量:33
6
林广平,黄卫,刘振清.
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表面裂缝应力强度因子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2):74-78.
被引量:3
7
徐宏,邓学钧.
慢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设计方法[J]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8):28-32.
被引量:10
8
毛成,邱延峻,李云鹏.
沥青路面裂纹扩展数值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25(3):36-39.
被引量:5
9
毛成,邱延峻.
沥青混凝土复合型裂纹扩展行为数值模拟[J]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0):20-24.
被引量:7
10
黄卫,林广平,钱振东,刘振清.
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疲劳寿命的断裂力学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2006,39(9):112-116.
被引量:29
1
孙雅珍,翟晓星,李宁.
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扩展机理与防裂效果分析[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6):1023-1029.
被引量:16
2
高建平,葛坚,赵金宝,郗建国.
复合电源系统功率分配策略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5,49(7):17-24.
被引量:14
3
侯小红,王建全.
沥青膜厚度的计算方法综述[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154-154.
4
张利国.
摩托车疲劳试验台载荷谱编制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2005,48(9):95-96.
5
刘宾,孙跃东,周萍,廖欢,王智巍.
兼顾排放性的汽车动力传动系匹配综合评价指标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7(5):520-524.
被引量:1
6
赵春田,王艳芳.
用动力载荷因子法进行FPSO船体强度的设计和评估[J]
.中国造船,2002,43(z1):132-143.
被引量:2
7
周心桃.
编制水面舰船结构可靠性设计标准的方法学[J]
.国外舰船工程,1995(6):22-39.
8
宋传学,靳立强,彭彦宏.
考虑排放约束的汽车动力传动系匹配[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36(4):506-509.
被引量:7
9
杜亮,张绍卫,朱西产.
正面100%RB碰撞中假人颈部My伤害分析[J]
.上海汽车,2011(4):54-59.
被引量:6
10
刘运霞,刘玉恒.
微表处罩面技术节能减排效果量化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11(11):16-19.
被引量:2
大众科技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