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俄文学“多余人”形象比较论 被引量:3

A Comparison of "Superfluous Man" between Chinese and Russian Literatur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多余人的多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斫伤。零余者则把零余归咎于生活的贫困、性的压抑和现代的苦闷。这种向外"归咎"的取向,倾泄着也鼓荡起怨恨情绪,而怨恨情绪,实为革命的先声。 For "Superfluous Man", their superfluous status was doomed to their misfortune and wound. Remnants ascribe their remnant status to the poor life, depressed sexuality and distress in modem time. Such kind of excuse abreacts and inspires grudges, which actually were the ancestry of revolution.
作者 翟业军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9-155,共7页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零余者 多余人 怨恨 "Remnants" Superfluous an grud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郁达夫.《水明楼日记》,《郁达夫文集》第9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3年版,第193页..
  • 2[俄]屠格涅夫.《啥姆雷特和堂吉诃德--一八六○年一月十日为贫苦文人和学者救济协会而作的公开演讲》,《屠格涅夫选集·散文诗、文论》,巴金,卢永,伊信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
  • 3[俄]杜勃罗留波夫.《什么是奥勃洛莫夫性格》,《杜勃罗留波夫文学论文选》,辛未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47页.
  • 4郁达夫.《屠格涅夫的<罗亭>问世以前》,《郁达夫文集》第6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3年舨.第181页.
  • 5周作人.《沉沦》,《周作人自编文集·自己的园地》,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 6郁达夫.《忏余独自》.《郁达夫文集》第7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3年版,第250页.
  • 7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一九二○年十一月在北京师范学校及协和医学校所讲》,《周作人自编文集·艺术与生活》,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 8郭沫若.《论郁达夫》[A]..《郭沫若全集》第20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17、318页.
  • 9[德]马克思·舍勒.《道德建构中的怨恨》,罗悌伦译,刘小枫校,见《价值的颠覆》,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页.
  • 10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J].创造周刊,1923.

共引文献8

同被引文献4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