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补阳还五汤临证运用体会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中的一个名方,是王清任所创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剂。此方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之中风后遗症。
作者
肖春海
机构地区
江西省樟树市中医院
出处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0年第2期77-78,共2页
Practical Clinic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临证
体会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4
参考文献
4
1
龚婕宁.
论养阴生津法治疗中老年血栓性疾病[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2):69-71.
被引量:2
2
万海同,杨进.
论养阴是治疗血瘀证的重要法则[J]
.中医杂志,1996,37(1):8-11.
被引量:59
3
龚婕宁,张旭,许冬青,卞慧敏,刘学凤.
养阴药与活血药配伍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2):14-15.
被引量:7
4
龚婕宁,卞慧敏,魏凯峰.
滋阴活血方及其拆方抗血栓作用的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2,18(1):35-36.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杨进,孟澍江,申冬珠,曹一鸣,许长照,俞晶华,陆跃鸣,王九林,王耿,朱宏.
凉血活血与养阴药物配伍对家兔实验性DIC防治作用的研究[J]
.中医研究,1993,6(2):24-27.
被引量:6
2
马红,杨进,南淑玲,龚婕宁,刘学凤.
养阴生津方对热盛津伤瘀滞证模型家兔血液流变性和凝血因子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1):39-42.
被引量:10
3
戴豪良,陈泽霖,宋庆礼.
阴虚证35例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分析[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7-9.
被引量:13
4
胡庆福,陈泽霖,戴豪良,章勤荣,王佩芳,陈依萍,潘晓霞.
阴虚光剥舌形成机理的研究[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3):153-155.
被引量:14
5
陈曙霞,常佩伦,郑新娟,陈铭生,谢秀兰,陈美芳.
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血瘀、阴虚、阳虚型的若干指标观察[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1):660-662.
被引量:2
6
[2]EA Jaffe. Culture of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 1973,3(Suppl. 1): 1980
7
[3]Eric A Jaffe. Culture of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derived from umbilical veins. J clinical investigation, 1973,52: 2745
8
[4]Eric A Jaffe. Synthesis of fibronectin by cultured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J Exp Med, 1973,147:1779
9
顾亚夫,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年,7卷,12期,718页
10
郭谦亭,中医杂志,1987年,28卷,6期,35页
共引文献
70
1
方芳,尚蕊.
陈旧性血栓的中医药研究概况[J]
.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46-148.
2
于成瑶.
活血化瘀在治疗肺结核中的进展[J]
.青岛医药卫生,1996,28(8):39-40.
3
李琳.
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8):473-475.
被引量:3
4
徐梓辉,陈大舜,周世文.
糖尿病性冠心病中医病机分析及组方构想[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2):150-151.
被引量:11
5
别晓东,张国平,刘华,刘建仁,丁美萍,宋水江.
养阴益气通络方加减合用西药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3):236-238.
被引量:7
6
聂建华,阮时宝.
近5年中医复方配伍实验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42-1844.
被引量:1
7
杨洁红,郭莹,别晓东,刘华,万海同.
养阴益气活血方药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9):108-109.
被引量:8
8
江伟.
心血丹治疗冠心病63例[J]
.湖北中医杂志,1996,18(5):18-19.
9
龚婕宁.
论养阴生津法治疗中老年血栓性疾病[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2):69-71.
被引量:2
10
冯骏,邵海晏.
滋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30例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6):18-19.
同被引文献
29
1
万海同,严伟民,周佳音,郑筱祥.
应用光—色素法动脉血栓模型研究养阴益气活血冲剂的抗血栓作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2):47-49.
被引量:3
2
杨洁红,别晓东,杜月光,万晨旭,樊守艳,万海同.
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内皮素-1基因表达及养阴通脑颗粒对其干预的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11(6):324-325.
被引量:7
3
杨洁红,郭莹,别晓东,刘华,万海同.
养阴益气活血方药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9):108-109.
被引量:8
4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被引量:6059
5
万海同,杨进.
论养阴是治疗血瘀证的重要法则[J]
.中医杂志,1996,37(1):8-11.
被引量:59
6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被引量:33055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辨证与诊断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64.
8
蒋军林,周慎.
周慎教授从阴虚血瘀论治中风经验浅述[J]
.中医药导报,2007,13(11):12-13.
被引量:13
9
杨洁红,张宇燕,王华锋.
养阴益气活血方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5(1):3-5.
被引量:19
10
李永强,金枚,仇盛蕾,朱天刚,边红,王承龙,刘红旭,姚立芳,史大卓.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运重建后心室壁运动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4):300-304.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3
1
王刚,李彩霞,陈侠.
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化疗后周围神经损害32例[J]
.湖南中医杂志,2011,27(2):55-56.
被引量:11
2
万海同,别晓东,姚政,徐彬,刘华,杨洁红,张宇燕,何昱,周惠芬.
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3):281-286.
被引量:50
3
王慧君,万嘉洋,程兰,杨洁红,万海同.
万海同应用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经验介绍[J]
.新中医,2018,50(4):217-22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4
1
万嘉洋,张洋洋,何昱,万海同,金伟锋,虞立.
基于药动学与药效学相关联的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正交配伍研究[J]
.中草药,2020,51(1):135-148.
被引量:4
2
李杰,王亚军.
针灸治疗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述评[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196-198.
被引量:2
3
饶志璟,邓海滨,祝利民,史海霞,徐振晔.
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毒性中西医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4):1307-1314.
被引量:34
4
张学娟,万海同,黄盛琦,杨洁红.
基于“湿火”理论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治[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7(1):29-32.
被引量:4
5
王娅妮,张淑芳,马雯雯,盘晓芳,吕光耀.
基于牛津证据等级评价中药治疗脑卒中的证据质量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20(7):1238-1244.
被引量:3
6
肖宏宇,唐海波,卢义.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紫杉醇化疗后神经毒性反应的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12):40-41.
被引量:6
7
田洪昭,孙忠人,荀文臣.
针灸防治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15,31(2):80-83.
被引量:5
8
释涤凡.
益气养阴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166-167.
被引量:1
9
孙易娜,丁致薰,章程鹏.
针灸治疗在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中的应用[J]
.湖北中医杂志,2015,37(9):79-80.
被引量:17
10
李霞,郜志宏.
中药口服联合外洗治疗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
.中国民间疗法,2016,24(1):57-58.
被引量:7
1
张梅奎,尹岭,张学文.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9):74-79.
被引量:27
2
张国山,刘密,邱冉冉,钟欢,呙安林,汪厚莲,常小荣,袁振仪.
艾灸与针刺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对比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6,27(11):2796-2798.
被引量:16
3
王玉清.
腹冷痛经案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0,17(6):41-41.
4
肖春海.
补阳还五汤临床新用三则[J]
.四川中医,2009,27(12):117-118.
5
慕筠.
又是一年秋冬至 肌肤进补正当时[J]
.医学美学美容(财智),2008(11):56-57.
6
胡硕龙.
补阳还五汤临床新用体会[J]
.四川中医,2004,22(5):92-93.
被引量:1
7
陈玲,白亚平,刘二军.
血府逐瘀汤治验两则[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3):1261-1261.
8
谢明云,朱国茹.
从瘀论治消渴病[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2):125-126.
被引量:5
9
木子.
食疗补阴,冬季女性的美容方[J]
.自我保健,2009(12):37-37.
10
刘琳娜.
浅谈补阳还五汤的现代临床应用[J]
.北方药学,2017,14(2):191-191.
被引量:11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