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创作和评价之“真”——论京派批评的潜在价值取向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学创作和评价的"真"的追求构成了京派文学批评的重要内涵。它贯穿、渗透于京派批评家对文学创作的主体、本体及文学批评等各个环节的论述之中,并形成了京派文艺批评理论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这既与京派文人受中西方文艺理论中"真"的艺术精神影响有关,也与他们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追求密不可分。共同认知前提下批评实践向度上的个体理解差异,同样体现了文学之"真"精神的内在本质。
作者 钱少武
机构地区 韶关学院文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8-111,共4页
关键词 京派 批评 “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朱光潜全集》第3卷第444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 2《梁宗岱文集》第2卷,第209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 3《林徽因文存》,第144页,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 4.《沈从文文集》第11卷[M].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48页.
  • 5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 6废名.《论新诗及其它》,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186页.
  • 7李长之.《陶渊明传论》,棠棣出版社1953年版,第98页.
  • 8朱光潜.《望舒诗稿》[J].文学杂志,1937,1(1).
  • 9张海明.中国古代朴素美理论的发展及在美学史上的意义[J].文艺研究,2004(5):38-46. 被引量:14
  • 10《萧乾选集》第4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9页

二级参考文献3

  • 1郭象注庄子此语道:"夫声不可胜举也,故吹管操弦,虽有繁手,遗声多矣.而执籥鸣弦者,欲以彰声也,彰声而声遗,不彰声而声全.故欲成而亏之者,昭文之鼓琴也;不成而无亏者,昭文之不鼓琴也."
  • 2瓦雷里:法译本《陶潜诗选序》,见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8页.
  • 3[法]瓦雷里.法译本《陶潜诗选序》[A].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C].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8页.

共引文献50

同被引文献5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