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云南省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干旱是制约云南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多年生产实践,从播前准备、播种、苗床管理、适时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总结了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作者
钟文翠
机构地区
云南省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43-43,共1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玉米
抗旱节水
栽培技术
云南省
分类号
S513.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王玉贞,刘志全,王国琴,李勇.
玉米高产与群体整齐度间关系的调查分析[J]
.玉米科学,2000,8(2):43-45.
被引量:30
2
李登海,毛丽华,姜伟娟,柳京国,李春明.
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性能的发现与探索[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1,18(4):259-262.
被引量:24
3
赵民,赵申洋,李桂珍,苏庆国.
夏玉米规范化高产栽培十项关键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5(8):20-21.
被引量:9
4
张宪成,陈建玲.
夏玉米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2008(9):38-3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9
1
王庆祥.
玉米种子差异对前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4,2(3):41-44.
被引量:9
2
曹修才,侯廷荣.
玉米空秆的成因及防止对策[J]
.玉米科学,1995,3(2):37-38.
被引量:9
3
曹修才,侯廷荣,张桂阁,李学杰.
玉米株高整齐度与穗部性状关系的研究[J]
.玉米科学,1996,4(2):62-64.
被引量:14
4
刘伯韬.玉米群体整齐度及其在生产中的意义[J].农业科技通讯,1984,(3):11-12.
5
顾慰连.玉米田间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J].辽宁农业科学,1984,(4):9-12.
6
武恩吉.玉米株高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J].山东农业科学,1986,(3):8-10.
7
程绍义,于翠芳,刘绍棣.
紧凑型玉米株型及生理特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0,5(3):20-27.
被引量:51
8
翟广谦,陈永欣,田福海.
玉米田间整齐度、单株生产力和群体产量的相关分析[J]
.玉米科学,1998,6(2):52-55.
被引量:30
9
李登海.
从事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1,18(1):1-6.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56
1
姜善涛,李忠声,李正强.
玉米新品种莱早1号的选育[J]
.玉米科学,2004,12(z1):26-27.
被引量:1
2
滕树川.
不同密度对夏播玉米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1):76-77.
被引量:23
3
姚万山,宋连启,郭宏敏,张慎璞.
夏玉米高产群体形态质量指标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z2):14-16.
被引量:12
4
边秀芝,刘武仁,冯艳春,刘凤成,郑金玉.
提高玉米果穗整齐度初探[J]
.玉米科学,2004,12(z2):73-75.
被引量:2
5
刘芳,黄立楠.
浅谈玉米品种鉴定与评价[J]
.新农村(黑龙江),2012(9).
6
张伟伟,朱德峰,张玉屏,陈惠哲,林贤青.
种植密度对杂交稻穗整齐度及产量影响的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6):720-723.
被引量:11
7
康平德,卢义宣,李本逊,郭永梅,奎丽梅,李华慧,赵国栋.
栽培密度对直立株型杂交稻的分蘖、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4):410-414.
被引量:1
8
杨今胜,王永军,李登海,柳京国,毛丽华,张永芳.
超高产夏玉米栽培研究初报[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2):97-100.
被引量:35
9
严明环,张云鹤.
江淮地区夏玉米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8):120-120.
被引量:4
10
黄振喜,王永军,王空军,李登海,赵明,柳京国,董树亭,王洪军,王军海,杨今胜.
产量15000kg·ha^(-1)以上夏玉米灌浆期间的光合特性[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9):1898-1906.
被引量:217
同被引文献
15
1
柯永培,杨克诚.
山区玉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及其应用效果简报[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3,11(4):647-648.
被引量:4
2
贺海.
玉米大垅双行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4):30-30.
被引量:12
3
杨志福,王景宏,钱正.肥料施用二百题[M].1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4
石德权.玉米高产新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5
黄健.
鲜食型甜、糯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J]
.广西农学报,2007,22(6):57-59.
被引量:4
6
翟玉玲,蒋燕,陈莹,刘晓燕,连群.
杂交玉米新组合高产栽培试验[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4):48-48.
被引量:5
7
武沛庚.
鲜食糯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2008(12):156-157.
被引量:1
8
杨楠,王慧茹,班亚伟,石长安.
玉米高产开发田间管理技术[J]
.种业导刊,2009(8):21-21.
被引量:80
9
杨家贵,牛文武,杨和团,许金波,尹开庆.
冷凉山区稻田改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2009(5):99-100.
被引量:3
10
康春杰.
地膜覆盖鲜食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1):35-3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熊兴梅.
高原坝区早春鲜食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3(22).
被引量:2
2
尹淑新,赵瑾.
玉米大小行种植212留苗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0):47-47.
3
张晓花.
贡山县早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
.南方农业,2016,10(3):81-81.
4
蓝飞任.
大化县鲜食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探析[J]
.南方园艺,2022,33(3):55-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代渠江.
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分析[J]
.农技服务,2017,34(4):41-42.
2
肖明刚.
玉米抗旱栽培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J]
.种子科技,2024,42(2):50-52.
被引量:3
3
石明兰.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9).
1
曹敏建,张雨林,佟占昌.
钾肥对玉米抗旱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1994(4):37-39.
被引量:11
2
巴晓明.
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现代农业研究,2017,0(3):31-31.
3
彭永贤,吴勇,龙庭友,刘后才.
毕节地区玉米抗旱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10,27(11):1400-1401.
被引量:1
4
郑振科.
旱地玉米抗旱增密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16):61-62.
5
刘震.
乡宁县旱地玉米抗旱增密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2,32(10):19-19.
6
张翠萍,潘玉荣,侯军,王德军,张慧涛,包冠,汤树龙.
前郭县玉米抗旱抗逆对比试验报告[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4):67-68.
被引量:1
7
张慧涛,顾景辉,王亚娟,温杭.
前郭县玉米抗旱抗逆对比试验报告[J]
.农业与技术,2015,35(19):84-86.
8
卓娜.
浅谈辽西地区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J]
.智富时代,2015,0(3X):269-269.
9
鲍巨松,杨成书.
玉米抗旱生理特性研究初报[J]
.陕西农业科学,1989,35(1):13-15.
被引量:6
10
王怀胜,贾朝应,骆俊,邓明娟,李治江,朱正江.
玉米覆膜抗旱栽培的产量及经济效益[J]
.农技服务,2012,29(1):15-15.
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