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论王安忆小说中独特的历史观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日常生活在王安忆的笔下,是真实的社会历史事实,历史在王安忆的观念里不再是正宗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而是由日常生活琐碎的小事呈现出来的。所以在她眼中,都市的历史不是舞厅酒吧浮光掠影的夜生活,不是波涛汹涌的革命热潮,而是琐细平凡,有质有感的日常生活。本文试图从她对琐碎的女性日常生活的关注、对社会主流话语的疏离和对女性叙述方式的执著三个方面分析她独特的历史观。
作者
高虹
机构地区
常州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3-146,共4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日常生活
日常叙事
主流意识形态
历史观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52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2
1
刘震云.磨损与丧失.中篇小说选刊,1991,(2).
2
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与王安忆谈《长恨歌》.文学报,2000,(10).
3
王安忆.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与王安忆谈《长恨歌》[A].王安忆.王安忆说[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155.
4
王安忆.
寻找苏青[J]
.上海文学,1995,0(9):32-36.
被引量:55
5
钟红明.王安忆写《富萍》:再说上海和上海人[N].中国青年报,2000-10-10.
6
王安忆.死生契阔,与子相悦[A].妹头[C].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0.
7
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8
西蒙娜·波伏娃.女人是什么[M].王友琴,邱希淳,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337.
9
万燕.
解构的“典故”——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新论[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5(3):50-55.
被引量:15
10
余华.虚伪的作品[A].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177.
共引文献
152
1
张冰滢.
21世纪以来王安忆创作与海派文学关系研究综述[J]
.汉字文化,2022(10):75-81.
2
陈祖英.
论“新写实小说”的悲剧性[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1):96-97.
3
张萍萍.
女人苏青和女人的苏青——简论苏青其人及其作品[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1(4):22-25.
被引量:1
4
宋晓萍.
“女红”经验:超越日常生活[J]
.花城,2007,0(6):198-206.
被引量:1
5
孙丽玲.
现代都市与女性生存的两种观照——张爱玲、王安忆小说创作比较[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23(5):20-25.
6
邓如冰.
世俗的王安忆——兼与张爱玲的比较[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6):96-101.
被引量:1
7
吴朝晖.
走进寻常巷陌间——王安忆近年短篇小说的审美性[J]
.理论与创作,2004(6):86-88.
8
李海燕,喻渝.
寻找与自救——王安忆爱情书写论[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20(3):38-41.
9
樊星.
论八十年代以来文学世俗化思潮的演化[J]
.文学评论,2001(2):24-32.
被引量:25
10
郑健儿.
浅析宁波文化对苏青创作的影响[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17(6):14-1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3
1
陈思和.
营造精神之塔——论王安忆90年代初的小说创作[J]
.文学评论,1998(6):51-61.
被引量:85
2
方克强.
王安忆论——亲子间离情结与命运观[J]
.文艺争鸣,1992(5):50-57.
被引量:6
3
罗庆雯.
印象上海——论王安忆《长恨歌》中的都市与女性生命体验[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3):153-154.
被引量:5
4
董爱霞.
女人 城市 历史——从文化的角度解读王安忆的《长恨歌》[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6):212-213.
被引量:4
5
陈婧祾.
理论与实践:文学如何呈现历史?——王安忆、张旭东对话(上)[J]
.文艺研究,2005(1):60-70.
被引量:7
6
张清华.
民间理念的流变与当代文学中的三种民间美学形态[J]
.文艺研究,2002(2):53-64.
被引量:26
7
徐德明.
王安忆:历史与个人之间的“众生话语”[J]
.文学评论,2001(1):34-41.
被引量:39
8
王尧.
“思想事件”的修辞——关于王安忆《启蒙时代》的阅读笔记[J]
.当代作家评论,2007(3):16-24.
被引量:11
9
陆丹.
绵密的跃动——《长恨歌》的叙事解读[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4):109-111.
被引量:1
10
王安忆.长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89,103,168,169,171,179,184,199,228.
引证文献
3
1
肖俊敏.
从《长恨歌》看王安忆笔下的人与城[J]
.文学教育,2011(17):81-83.
被引量:3
2
苏云.
民间视角下的女性叙事——解读《长恨歌》[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83-86.
被引量:1
3
林诗婷.
个人化的历史叙事——论王安忆的《一把刀,千个字》[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8(3):55-60.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陈曦.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生活环境的诗意性[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1):77-78.
2
张晓霞.
沉醉虚华浮云梦,只怨生却百姓家——论王安忆《长恨歌》中的虚与实[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8):193-194.
被引量:1
3
虞扬.
王琦瑶的性爱心理分析[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3):34-36.
4
吕逊.
论王安忆《长恨歌》中城市与女性的人物关系[J]
.青年文学家,2018(12X):48-49.
1
刘瑞娟.
厨房在女性生存中的意义——重读徐坤小说《厨房》[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7):25-26.
2
杨司桂.
无法逃遁的精神之围——评爱丽丝·门罗的《逃离》[J]
.出版广角,2016(11):90-91.
被引量:1
3
王尧.
《收获》[J]
.美文(上半月),2006,0(1):1-1.
4
郜元宝,袁凌.
[若有所思]之三——张爱玲的被腰斩与鲁迅传统之失落[J]
.书屋,1999,0(3):42-45.
被引量:9
5
郜元宝,袁凌.
重评张爱玲及其他[J]
.山东社会科学,1999(3):69-73.
被引量:2
6
朱星瑶.
《金瓶梅》对女性日常生活的描写及其意义[J]
.学习与探索,2008(3):195-197.
被引量:2
7
于景梅.
逃无可逃的人生困境——艾丽丝·门罗《逃离》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4):142-144.
被引量:5
8
王丽君.
张爱玲与当时的政治时局[J]
.作家,2009(6):24-25.
被引量:1
9
舒也.
媚俗:变革期文学的迷误[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3):29-32.
被引量:3
10
王尧.
关于“文革文学”的释义与研究[J]
.文艺理论研究,1999(5):57-64.
被引量:14
前沿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