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台湾电影评论和理论的演进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50年代,台湾电影评论和理论遭受当局意识形态的严重压抑。60年代和70年代,电影评论和理论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推动了现代主义电影理论的启蒙。80年代,台湾的电影评论和理论颠覆了逃避主义和唯美主义的电影观,确立了写实主义电影观及写实主义电影理论的核心地位,肯定了作者电影的文化价值。自90年代至今,台湾电影评论和理论逐渐移转至学院,其与电影创作实践和普罗大众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较为疏远了。
作者
孙慰川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共4页
Movie Literature
关键词
台湾电影
电影评论
电影理论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1
张暖忻,李陀.
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J]
.电影艺术,1979(3):40-52.
被引量:172
2
冯增俊.
台湾高等教育的世纪回眸与前瞻[J]
.现代大学教育,2004,20(5):50-55.
被引量:12
3
赵宁宇.
戏剧电影教育的融合[J]
.当代电影,2017(12):104-108.
被引量:1
4
李宁.
中国电影学派的主体意识建构——以“影戏”理论为中心的考察[J]
.电影新作,2018(1):17-23.
被引量:5
5
秦宗鹏.
黄金时代序曲:20世纪50年代台湾电影专业教育史略[J]
.电影评介,2019(7):94-9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秦宗鹏,康宁.
台湾电影高等教育(1951-2005年)史学评述[J]
.电影评介,2019,0(16):72-76.
1
牛娟.
一曲含泪讽刺的乐章——重读《采薇》[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7(3):75-77.
2
孟高旺,杨琳琳.
浅析英美文学中的逃避主义[J]
.作家,2013,0(05X):93-94.
被引量:2
3
倪云.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从希望到绝望的心路历程[J]
.开封大学学报,2010,24(2):42-44.
被引量:1
4
李璘.
从福柯的话语理论看《愤怒的葡萄》中的逃避主义[J]
.海外英语,2015(12):159-160.
5
史元辉.
弗洛斯特与塞林格:疗治现代社会的病痛[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5).
6
朱海玲.
欧文的怀旧与《睡谷的传说》中的逃避主义[J]
.考试周刊,2009(2):36-37.
被引量:1
7
陈彩丽,陈玉树.
叙述中的张力和似是而非的真诚爱人——再论《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50-53.
被引量:3
8
李小蒸,李芝芳,安东·伊万诺夫.
俄罗斯导演索库洛夫 主持人导语[J]
.当代电影,2002(5):58-60.
9
彭家海.
厌学-幻想-逃避——“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演义过程[J]
.湖北工学院学报,2003,18(5):74-76.
被引量:2
10
黄泽富.
从“逃避主义”视角比较《麦田的守望者》和“兔子四部曲”[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1):49-52.
电影文学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