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油催化裂化柴油色泽及安定性差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重油催化裂化柴油色泽变黑及贮存安定性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工艺操作及产品精制上采取措施,使柴油色泽及安定性有了很大改善,经与常压柴油调和,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作者
高明东
机构地区
盐城市石油液化气厂
出处
《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
1998年第6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催化
柴油
色泽
安定性
重油
催化裂化
分类号
TE626.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30
1
左理胜,邓剑如,凡美莲,张名凯,林凌.
催化柴油色度安定性研究[J]
.化学工程师,2005,19(1):11-13.
被引量:5
2
路胜旗,陈渊,杨建玲.
调合柴油颜色变深的原因及其改善措施[J]
.河南石油,1995,9(4):51-55.
被引量:1
3
王会东,贾春耀.
直馏柴油中石油酸的分离与回收工艺的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1995,26(2):25-28.
被引量:31
4
丘天生.
浅论我厂柴油安定性及提高的途径[J]
.广石化科技,1996(3):9-14.
被引量:3
5
李红洲,喻立杰.
直馏柴油变色原因分析及对策[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6,24(2):146-148.
被引量:5
6
候祥麟.中国炼油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7..
7
张鼐,田作基,冷莹莹,王汇彤,宋孚庆,孟建华.
烃和烃类包裹体的拉曼特征[J]
.中国科学(D辑),2007,37(7):900-907.
被引量:60
8
齐江,延玉臻,李林,费卫峰,刘志红,苏贻勋.
溶剂萃取法提高催化裂化柴油十六烷值的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1997,28(11):7-9.
被引量:10
9
田高友.
拉曼光谱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进展[J]
.现代科学仪器,2009,26(2):130-134.
被引量:32
10
张鼐,毛光剑,王汇彤,魏彩云,脱奇,刘建宪.
大分子烃类拉曼光谱特征及在烃包裹体研究中的意义[J]
.地球化学,2010,39(4):345-353.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3
1
魏毅,刘道胜,杨鹏,闫锋,廖克俭.
化学法脱除柴油中碱性氮化物[J]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2002,22(2):1-4.
被引量:14
2
喻星辰,管亮,叶飞,龚应忠.
燃油拉曼光谱荧光干扰成因及处理方法[J]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7,33(1):28-37.
被引量:5
3
林成发.
柴油稳定剂的现状与开发动向[J]
.辽宁化工,2004,33(2):99-10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胡震.
新型柴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应用[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7,25(4):290-293.
被引量:3
2
胡南,王雷,黄影.
煤焦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J]
.化学工程师,2013,27(11):56-60.
被引量:2
3
张颖,赵德智,华东梅,石薇薇,韩雪松.
柴油中碱性氮化物脱除的研究[J]
.江苏化工,2005,33(6):39-42.
被引量:2
4
沈强锋,郑文清.
柴油稳定剂在催化柴油生产中的应用[J]
.炼油与化工,2006,17(1):6-8.
被引量:1
5
纪绪强,赵杉林,郭文玲,张起凯,李萍.
柴油非加氢脱氮技术研究进展[J]
.化工科技,2006,14(4):57-61.
被引量:15
6
范印帅,刘淑芝,孙兰兰,张学佳,司文彬.
柴油脱氮精制技术研究进展[J]
.化工科技,2007,15(2):63-66.
被引量:16
7
赵光辉,关旭,崔锡红,刘庆华,李小军.
柴油添加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化工中间体,2007,3(10):15-19.
被引量:20
8
贾秀荣.
提高柴油安定性的研究进展[J]
.河南化工,2008,25(3):8-10.
被引量:2
9
贾秀荣.
柴油安定性的研究[J]
.化学工业,2008,26(3):48-50.
被引量:1
10
张浩,颜家保.
脱除催化裂化柴油中碱性氮化物的研究[J]
.广东化工,2008,35(5):21-23.
被引量:4
1
吴亚南.
二套常减压装置运行现状[J]
.金陵科技,2003,10(5):19-22.
2
Cheng,CP,陈运超.
喷气燃料贮存安定性的光谱研究[J]
.军用航油(国外部分),1990(4):30-32.
被引量:1
3
中原油田用反相破乳剂回收残油[J]
.河南化工,2012(5):5-5.
4
朱和菊.
机油为什么会变“黑”[J]
.石油知识,2002(6):27-27.
5
王丽曼,崔蕊,赵德智,石薇薇,丁巍.
俄罗斯M100燃料油评价及加工方案[J]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1,31(3):20-23.
被引量:3
6
雷利生,康东会.
催化柴油变质原因及解决途径[J]
.河南石油,1996,10(6):30-33.
被引量:3
7
徐鸽,邬国英,赵亚利,谭平.
一种改善焦化汽油贮存安定性的新工艺[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1,30(2):76-78.
8
李志国.
加工进口原油的若干技术问题及对策[J]
.石油炼制与化工,1994,25(7):27-32.
被引量:4
9
宋世远,陈广祝,张书,程华生.
X号专用润滑脂在高原条件下的贮存安定性研究[J]
.教学与科研(重庆),2003,24(3):15-15.
10
柯鑫.
航空煤油加氢装置的职业危害及防护[J]
.现代职业安全,2012(8):114-115.
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
199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