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反映论与《文心雕龙创作论》——对王元化的“照着说”与“接着说”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王元化(1920--2008)留下的“非物质遗产”大体可分两类:思想与学术。
作者
夏中义
机构地区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25,共10页
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关键词
王元化
文心雕龙
创作论
反映论
非物质遗产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1
布洛.《心理距离》[A]..《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C].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77页.
2
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第二版跋,见《文心雕龙讲疏》,352、350、352-353、34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
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见《清园近思录》,26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
《创作论》,见《文心雕龙创作论》,10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5
李泽厚.《思想家淡出 学问家凸显》[J].二十一世纪(香港),1994,.
6
钟嵘.《诗品序》,见曹旭集注.《诗品集注》,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共引文献
3
1
张作岭.
艺术生产与消费中的“无我”与“有我”[J]
.社会科学战线,2005(4):315-317.
2
李新亮.
当下文学批评的三种病症[J]
.天府新论,2011(6):137-140.
被引量:1
3
胡大雷.
六朝诗歌用典论——兼论“诗言志”与集体无意识[J]
.文学评论,2014(5):154-160.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44
1
伍旭坤.
论王元化先生《文心雕龙》研究中的文化诗学意蕴[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1(2):327-343.
被引量:2
2
夏中义.
鲁迅与王元化第三次“反思”[J]
.南方文坛,2009(3):53-61.
被引量:2
3
王元化.
关于当前文学研究中的两个问题——在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二次年会上的讲活[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4(3):1-5.
被引量:15
4
陈国强.
陆机物感思想与刘勰感物思想的根本区别——兼论物感的生成与变迁[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6):40-44.
被引量:1
5
王元化.《我的三次反思》.《沉思与反思》,第1-9页.
6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2.
7
《哲学史上的一种提法》.
8
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第二版跋》,《文心雕龙讲疏》,第320页.
9
《神思》.
10
张衡.《二京赋》.
引证文献
7
1
王栩.
评王元化先生《文心雕龙讲疏》——以辩证范畴的归类与言意关系的讨论为例[J]
.汉字文化,2023(12):154-156.
2
夏中义.
王元化学案综论[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3):5-15.
3
夏中义.
《文心雕龙创作论》体例深层分析——兼及王元化20世纪60年代文艺观暨精神境况[J]
.文艺研究,2011(4):135-145.
被引量:10
4
夏中义.
王元化文论方法演化释证——以“与日丹诺夫主义的关系”为纲[J]
.文艺理论研究,2012(1):114-127.
被引量:3
5
夏中义.
“山水诗兴起说”:从谢灵运到王元化——兼及《文心雕龙创作论》佚文释疑[J]
.南方文坛,2012(2):16-22.
被引量:1
6
夏中义,何懿.
论王元化“文心雕龙研究”版本修订——从“心史裂痕”到“潜反思”[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4):82-91.
被引量:6
7
吕辛福.
简析六朝文论对创作发生论的认识变迁[J]
.天中学刊,2015,30(5):64-66.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杨水远.
王元化与黑格尔的对话及其文论史意义[J]
.文学评论,2021(2):125-133.
被引量:1
2
王栩.
评王元化先生《文心雕龙讲疏》——以辩证范畴的归类与言意关系的讨论为例[J]
.汉字文化,2023(12):154-156.
3
徐庆全.
弦外遗音:王元化《释〈比兴篇〉拟容取心说》的争论——以王元化和《文学评论》编辑部两封未刊信为主疏考[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0(2):153-179.
4
夏中义.
王元化学案综论[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3):5-15.
5
夏中义.
“山水诗兴起说”:从谢灵运到王元化——兼及《文心雕龙创作论》佚文释疑[J]
.南方文坛,2012(2):16-22.
被引量:1
6
夏中义.
反映论与王元化:从《明诗篇山水诗兴起说柬释》到《文心雕龙讲疏》——兼论西学与中国文学的百年错位及反正[J]
.中国比较文学,2012(2):51-67.
7
夏中义,何懿.
论王元化“文心雕龙研究”版本修订——从“心史裂痕”到“潜反思”[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4):82-91.
被引量:6
8
夏中义.
“横以孤”:王元化与龚自珍——兼论王元化在“思想解放”前夕的学思境界[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7(5):5-19.
被引量:4
9
周兴华.
夏中义的文献—发生学方法初探[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4):67-82.
被引量:2
10
夏中义.
王元化学案中的“学术与思想”——回应樊克政先生[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0(3):60-68.
1
刘洪波.
失去的地方和乡土[J]
.杂文选刊(下半月),2009,0(3):8-8.
2
《文心雕龙创作论》[J]
.文艺理论研究,1980(3):196-196.
3
文振西.
楹联颂[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06,0(12):1-1.
4
风满园.
寻笛声而往……[J]
.健康,2008,0(7):29-31.
5
作家风采[J]
.民族文学,2014(9).
6
张洪.
《长生殿》:不只是昆曲[J]
.今日中国,2005,54(1):54-57.
被引量:1
7
冯雪梅.
爱情的非物质遗产[J]
.晚报文萃,2006,0(10):34-35.
8
季红真.
先生之德山高水长--谢冕先生的人格、思想与学术活动的点滴印象[J]
.厦门文学,2004(2):13-14.
9
李秀卿.
《文心雕龙创作论》版本考述[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3):22-24.
10
冯智全.
苏州对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昆曲的生态性哺育——以《牡丹亭》为例[J]
.人民音乐,2010(7):47-49.
被引量:1
南方文坛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