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性侵犯案件中被告人品格证据的本土化研究——基于法律逻辑学之模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模糊理论是为了使研究问题更精确、更科学,并非陷入不可知论;而且是在近乎可以控制的模糊程度追求相对精确。根据模糊进行推理,可知在性犯罪案件中,有性犯罪前科或者性倾向这种品格证据的被告人更愿意犯罪,因而更可能犯下正在被审判的性侵犯罪行,这使得品格证据在性侵犯案件中具有了相当程度的相关性,从而为性侵犯案件取证难问题找到了一条出路。
作者
白静
机构地区
华北煤炭医学院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10年第6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模糊
精确
品格证据
性侵犯
分类号
D90-051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陈云良.
法的模糊性之探析[J]
.法学评论,2002,20(1):19-25.
被引量:82
2
[美]约翰·W.斯特龙(HohnW.Strong)主编,汤维建等.麦考密克论证据[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
(美)乔恩·R.华尔兹(JonR.Walts)著,何家弘等.刑事证据大全[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丁以升.
论司法判决的不确定性[J]
.现代法学,1999,21(5):51-53.
被引量:12
2
葛洪义,陈年冰.
法的普遍性、确定性、合理性辩析——兼论当代中国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J]
.法学研究,1997,19(5):78-86.
被引量:67
3
叶传星.
论设定法律责任的一般原则[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2):11-16.
被引量:38
4
解兴权.
法律及其推理的确定性论析[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8(4):9-13.
被引量:8
5
陈金钊,尹绪洲.
法律的文义解释与词典的使用──对美国司法过程中词典使用的述评[J]
.法商研究,1996,14(3):85-88.
被引量:7
6
舒国滢.
面临机遇与选择的中国法理学[J]
.法学,1995(9):12-15.
被引量:9
7
郑成思.
“模糊区”与知识产权的侵权认定[J]
.中国法学,1996(2):83-90.
被引量:16
8
沈敏荣.
成文法的演进与我国的法制建设[J]
.时代法学,1999(1):27-30.
被引量:5
9
哈特 张文显译.《法律的概念》[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第189页.
10
黑格尔 范扬等译.《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4、197.
共引文献
81
1
黎四奇,李琴琴.
语言的模糊性与法律正义问题解构[J]
.民间法,2022(2):3-27.
2
谢小剑,肖宪涛.
信息网络犯罪案件抽样取证制度的完善[J]
.法治论坛,2023(1):253-268.
被引量:1
3
李御和,杜颢.
从《合浦县告示》看民初合浦基层社会治理体系[J]
.广西博物馆文集,2023(1):110-117.
4
王加男.
罪刑均衡原则实现之现实阻力[J]
.华章(初中读写),2007(8).
5
曾智勇,杜彩云.
论教学中语言二维性的倾向——以法律语言为视角[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6).
6
陈云良.
打假要靠谁——对梁彗星先生的诘词[J]
.书屋,2003(2):67-71.
被引量:7
7
贾小兰.
法律实践中模糊性语言运用的分析和思考[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2).
8
吴勇敏,刘仲明.
经济法动态性初探[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4):44-52.
被引量:3
9
滕晓春.
知识产权法中"模糊区"的清晰化探讨[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5(5):29-32.
被引量:1
10
李琦.
法的确定性及其相对性——从人类生活的基本事实出发[J]
.法学研究,2002,24(5):24-41.
被引量:46
1
刘立霞,张晶.
以模糊视角审视性侵犯案件中被告人的品格证据[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7):76-84.
被引量:7
2
李艳楼.
女童遭受性侵犯定罪问题分析[J]
.平安校园,2013(12):18-19.
3
戴才智,白雪锋.
论我国被告人品格证据在量刑中运用的完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5):122-123.
4
汤燕.
被告人品格证据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5):37-37.
5
汤燕.
被告人品格证据对量刑的影响[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S1):34-35.
被引量:3
6
张木生,高著宇.
打死“色狼”该不该判刑?[J]
.中国民兵,2010(9):52-52.
7
艾阳,肖婧.
谈被告人品格证据在公诉部门的运用[J]
.法制与经济,2013,22(12):67-68.
8
刘木林,欧阳涛.
苏维埃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陈述[J]
.法学研究,1957(4):54-56.
被引量:2
9
对近期少年奸幼 犯罪的调查分析[J]
.青少年犯罪问题,1985(6):38-39.
10
关于追缴非法所得的建议[J]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4(9):33-33.
法制与经济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