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处置式比较看《醒世姻缘传》非蒲松龄所作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醒世姻缘传》作者为西周生,而西周生的真正身份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从时代和方言来看,很多人将其归为蒲松龄所作。本文从语法的层面进行探讨,通过对处置式的穷进行考察,将口语性较强的《聊斋俚曲集》与《醒世姻缘传》比较,为"西周生"非蒲松龄提供语法上的证据。
作者
刘玥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10年第1期88-99,共12页
Study on Pu Songling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处置式
蒲松龄
聊斋俚曲集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8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张树铮,孙韵珩.
《醒世姻缘传》和《聊斋俚曲集》语法特点的差异[J]
.古汉语研究,2005(4):56-62.
被引量:14
2
蒋冀骋.
论明代吴方言的介词“捉”[J]
.古汉语研究,2003(3):36-40.
被引量:30
3
李焱,池静莲.
从差比句的比较看《醒世姻缘传》的作者[J]
.龙岩师专学报,2003,21(4):43-44.
被引量:7
4
田璞.
《醒世姻缘传》为蒲松龄所作说质疑[J]
.殷都学刊,1985,6(4):63-6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李讷,石毓智.
汉语比较句嬗变的动因[J]
.世界汉语教学,1998,12(3):16-28.
被引量:36
2
李立成.
《醒世姻缘传》里的句末语气词“可”[J]
.中国语文,1998(4):304-308.
被引量:10
3
黄晓惠.现代汉语差比格式的来源和演变[J].中国语文,1992,(3):9-11.
4
罗福腾.山东方言比较句的类型及其分布[J].中国语文,1992,(3).
5
蒋绍愚.白居易诗词语诠释[A]..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
志村良治著 江蓝生 白维国译.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5..
7
蒋冀骋.敦煌文书校读研究[M].台湾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8
朱冠明.中古译经中的“持”字处置式[J].汉语史学报,2002,.
9
吕叔湘.把字用法研究[A].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
冯梦龙编.明清民歌时调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43
1
邵琛欣.
汉语工具介词的语法化路径及其类型学意义[J]
.语言学论丛,2019(2):17-47.
2
陈智.
汉语{开眼}{合眼}动词的历时演变及其他[J]
.汉语史学报,2023(2):30-43.
3
张福通.
明清山东方言能性述补结构“VO不C”句式消失管窥[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2(1):60-62.
4
曹广顺,龙国富.
再谈中古汉语处置式[J]
.中国语文,2005(4):320-332.
被引量:31
5
徐宇红.
“捉”的语法化演变历程[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80-85.
被引量:3
6
叶桂郴,王玥雯,李鸣镝.
“束”“缚”“捆”“绑”的历时考察[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6):110-113.
被引量:3
7
龙国富.
试论“以”“持”不能进入狭义处置式的原因[J]
.古汉语研究,2007(1):46-51.
被引量:5
8
陶伏平.
湖南宁乡话处置式[J]
.云梦学刊,2007,28(5):142-144.
被引量:3
9
胡云晚.
洞口方言的介词“帮_1”、“等_1”、“跟_1”、“替_1”和“捉_1”[J]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5):6-9.
被引量:3
10
徐宇红.
《明清民歌时调集·山歌》^([1])中“捉”字句法特点[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7-6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1
1
郑东珍.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给”引例、释义补正——以《醒世姻缘传》语料为例[J]
.文教资料,2007(27):34-36.
被引量:1
2
王泽鹏.
《醒世姻缘传》的词语注释问题[J]
.南开语言学刊,2005(1):89-96.
被引量:1
3
徐朔方.
论《醒世姻缘传》以及它和《金瓶梅》的关系[J]
.社会科学战线,1986(2):278-287.
被引量:5
4
田璞.
《醒世姻缘传》为蒲松龄所作说质疑[J]
.殷都学刊,1985,6(4):63-69.
被引量:3
5
田璞.
《醒世姻缘传》作者新探[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5(5):77-82.
被引量:1
6
罗福腾.
山东方言“V他V”结构的历史与现状[J]
.语言研究,1998(1):118-126.
被引量:7
7
张清吉.
《醒世姻缘传》作者再补证[J]
.明清小说研究,1997(3):21-27.
被引量:4
8
王立鹏.
从《醒世姻缘传》的思想内容和结构看其作者[J]
.明清小说研究,1997(3):28-33.
被引量:7
9
严云受.
《醒世姻缘传》作者问题补考[J]
.明清小说研究,1997(3):34-44.
被引量:4
10
张兵.
丁耀亢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文学研究,1997(4):53-5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张泓.
近十余年《醒世姻缘传》作者问题研究综述[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20(1):74-77.
被引量:2
2
张玉萍.
《醒世姻缘传》作者探索三十年回眸[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1(11):22-26.
3
杨春宇,马苏彦.
《醒世姻缘传》语言研究综述[J]
.蒲松龄研究,2018(4):111-126.
4
周睿,马清华.
《醒世姻缘传》作者归属的应用计量风格学研究[J]
.明清小说研究,2022(4):266-28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美兰,刘宝霞.
言语动词“商量”、“商议”的历时演变及其分布特点[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8(6):100-107.
被引量:3
2
陈文斌.
关于胡适《〈醒世姻缘传〉考证》的几点辩驳[J]
.蒲松龄研究,2015(3):114-122.
被引量:1
3
马清华,周睿.
强程度概念的理据系统及其发生学机制[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6(2):48-64.
4
黄玮,冉启斌.
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古诗词作者争议检测[J]
.文学与文化,2023(3):95-104.
5
左怡兵.
《醒世恒言》的文本生成与写定者探析——以“论说标志”及“个性词句”为线索[J]
.文学遗产,2024(2):125-139.
1
吴进珍.
《聊斋俚曲集》方言词语释义[J]
.蒲松龄研究,2004(3):106-112.
被引量:3
2
丁治民.
《聊斋俚曲集》点校献疑[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4(4):30-32.
被引量:3
3
吴庆峰,张金霞.
《聊斋俚曲集》歇后语汇释[J]
.蒲松龄研究,2002(4):68-77.
被引量:9
4
姜复宁,朱彦羽.
从数理语言学角度论证《醒世姻缘传》并非蒲松龄作品[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7(4):59-65.
5
季宗燕,刘长锋.
聊斋俚曲部分方言词注解[J]
.蒲松龄研究,2008(2):88-94.
被引量:3
6
张金霞.
《聊斋俚曲集》方言词语续释[J]
.蒲松龄研究,2001(3):97-103.
7
李焱.
从曲律看《聊斋俚曲集》的校勘[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4):46-52.
被引量:1
8
张泰.
《聊斋俚曲集》饮食文化分析[J]
.蒲松龄研究,2011(4):90-99.
被引量:1
9
徐复岭.
《聊斋俚曲集》中“漫(慢)”的特殊意义和用法[J]
.蒲松龄研究,2010(1):63-66.
10
康芸英.
汤显祖《牡丹亭》处置式考察[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12):113-115.
蒲松龄研究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