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可折叠翼变形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
8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Folding-Wing Morphing Vehicl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可折叠翼概念无人机的变形飞行器模型,提出了一种变形飞行器气动系数的定义,通过数值计算,对比了飞行器变形前后以及不同内翼折角状态下的气动特性,分析了飞行器气动系数与内翼折角、迎角以及飞行马赫数的变化关系。
作者
吴健
昂海松
机构地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
出处
《航空科学技术》
2010年第2期25-28,共4页
Aeronaut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可折叠翼
变形飞行器
俯冲
分类号
V217.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4
参考文献
4
1
M. Abdulrahim and R. Lind Control and Simulation of a Multi- Role Morphing Micro Air Vehicle[R] AIAA-2005- 6481, 2005.
2
M. Abdulrahim and R. Lind. Flight Testing and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a Variable Gull -Wing Morphing Aircraft [R]. AIAA-2004 -5113, 2004.
3
D.H. Lee and P.C. Chen. Nonlinear Aeroelastic Studies on a Folding Wing Configuration with Free -play Hinge Nonlinearity[R]. AIAA- 2006- 1734, 2006.
4
Deman Tang and H. Dowell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eroelastic Study for Folding Wing Structures [R]. AIAA- 32754-763, 2008.
同被引文献
83
1
艾俊强,李士途.
变体飞机典型形式的历史发展及其应用机型浅析[J]
.航空工程进展,2010,1(3):205-209.
被引量:6
2
周文伯,裘松刚,严震.
超声速机翼-尾翼组合体的非定常气动力边界元法[J]
.空气动力学学报,1994,12(1):100-107.
被引量:3
3
刘千刚.
复杂构形的亚、跨、超音速定常及非定常气动力的Green函数算法综述[J]
.航空学报,1996,17(2):137-143.
被引量:3
4
马洪忠,彭建平,吴维,崔秀敏,张山.
智能变形飞行器的研究与发展[J]
.飞航导弹,2006(5):8-11.
被引量:15
5
郭小良,裴锦华,杨忠清,朱剑峰,王永刚.
无人机折叠机翼展开运动特性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38(4):438-441.
被引量:23
6
杜善义,张博明.
飞行器结构智能化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
.宇航学报,2007,28(4):773-778.
被引量:32
7
崔尔杰,白鹏,杨基明.
智能变形飞行器的发展道路[J]
.航空制造技术,2007,50(8):38-41.
被引量:49
8
PERRY B,COLE S R,MILLER G D.Summary of an active flexible wing program[J].Journal of Aircraft,1995,32(1):10-15.
9
SEIGLER T M,NEAL D A,BAE J S,et al.Modeling and flight control of large-scale morphing aircraft[J].Journal of Aircraft,2007,44(4):1077-1087.
10
THEODORSEN T.General theory of aerodynamic instability and the mechanism of flutter[R].NACA Tech Rep,1935:No.496.
引证文献
8
1
张伟,郭晓光,曹东兴.
一种折叠翼飞行器动态仿真分析与实验设计[J]
.科技导报,2011,29(20):18-22.
被引量:8
2
高彦峰,王晓宏,刘志帆.
可变形儒可夫斯基翼型亚音速非定常气动力的研究[J]
.力学季刊,2012,33(1):1-9.
被引量:2
3
王鹏,郑祥明,尹崇,郭述臻.
变形飞机机翼折叠机构设计及折叠角度测量[J]
.航空工程进展,2013,4(3):333-338.
被引量:1
4
焦子涵,付秋军,邓帆,陈林,范宇,尘军.
全速域可变形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及试验研究[J]
.固体火箭技术,2017,40(5):653-659.
被引量:11
5
李小飞,张梦杰,王文娟,钟敏,王志刚,周进,薛景锋.
变弯度机翼技术发展研究[J]
.航空科学技术,2020,31(2):12-24.
被引量:25
6
王松松,郭翔鹰,王帅博.
变截面Z型折叠机翼振动特性的有限元与实验分析[J]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20,18(6):84-89.
被引量:7
7
马航,宋笔锋,周忠彬,张丁山.
多段式变形翼技术发展现状分析[J]
.战术导弹技术,2024(1):75-84.
被引量:1
8
高彦峰,刘志帆,王晓宏.
可变形翼型超声速非定常气动力的研究[J]
.空气动力学学报,2014,32(1):69-7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秦永明,蔡琛芳,董金刚.
机载导弹折叠舵展开气动特性试验研究[J]
.航空兵器,2013,20(5):3-6.
被引量:11
2
朴金丽,郭翔鹰,张伟,祖武争.
Z型折叠机翼的非线性动力学与模态分析研究[J]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7,15(1):29-38.
被引量:6
3
施文奎,王元靖,张兆.
变形体超临界翼型动态气动特性[J]
.空气动力学学报,2017,35(2):192-197.
4
郭翔鹰,陈璐璐,张伟.
Z型折叠机翼的气动力计算及非线性动力学分析[J]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8,16(5):430-439.
被引量:5
5
范国芳,李强,操小龙,罗金玲.
折叠翼面展开过程中气动载荷特性数值模拟[J]
.气体物理,2017,2(6):48-53.
被引量:6
6
田卫军,梅立泉.
基于NS方程的飞行器气动系数有限元计算仿真[J]
.计算机仿真,2020,37(1):46-50.
被引量:1
7
郭翔鹰,张杨,颜文瀚,王成刚,张伟.
基于Poly MAX法的Z型折叠机翼的模态实验[J]
.振动.测试与诊断,2020,40(2):326-331.
被引量:2
8
阿泽亚,何景武.
具有横向自动增稳功能可变机翼结构[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1(3):307-314.
被引量:1
9
王松松,郭翔鹰,王帅博.
变截面Z型折叠机翼振动特性的有限元与实验分析[J]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20,18(6):84-89.
被引量:7
10
赵振涛,黄伟,金宏盛,王宏,董媛平.
马赫数离散方式对吻切锥变马赫数乘波飞行器构型和气动性能的影响[J]
.航空学报,2020,41(12):168-184.
被引量:4
1
袁永康.
变形飞行器[J]
.国外科技动态,2003,0(10):31-31.
2
“奖状”超10最大马赫数达0.935[J]
.国际航空,2012(9):12-12.
3
俯冲[J]
.国际展望,2004(20).
4
刘兴堂,牟俊林.
一种拟合气动系数曲线的新方法[J]
.飞行力学,1990(1):36-43.
5
宫常新.
钢球变形对压痕影响的探讨[J]
.航空工艺技术,1989(5):11-13.
6
曹晋凤,李亚琴,赵世辈.
电脉冲加工叶片变形的探讨[J]
.材料工程,1993,21(5):23-24.
7
王芳,高双林.
乘波技术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中的应用[J]
.国际航空,2007(4):51-52.
被引量:1
8
邓艳丹,黄生洪,杨基明,程迪.
一种X-51A相似飞行器模型的气动特性初探[J]
.空气动力学学报,2013,31(3):376-380.
被引量:11
9
韩全平,赵元壁.
曲轴的气体软氮化后变形控制[J]
.江苏航空,1992(4):26-26.
10
杜亮,洪冠新.
结冰飞机气动系数和气动导数的估算方法[J]
.航空计算技术,2004,34(3):16-19.
被引量:3
航空科学技术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