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传教士文化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变革的起步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世纪来华传教士与中国文学的关系长期被忽视,近年对基督教文学作品的发现和研究扩展了视野。本文从更广阔的文化视角考察,提出:传教士的"知识传教"模式,形成一种区别于纯粹宗教文化又区别于单纯科学文化、既源于西方又适应当地的独特的"传教士文化",这是19世纪中国西学知识的主要来源。传教士文化的"复合性"和"在地化"特点,为接受世界近代文化提供了多样选择和自主重构的可能,影响了以魏源、王韬和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三代文学变革的先驱,逐步改变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理想,对文学家从士大夫文人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型起了重要作用。传教士引进近代印刷、出版技术和报刊等新型文化载体和传播方式,进而影响文学创作,报章文体、时新小说、新学诗、新剧这些文学近代化变革的起步,都可以追溯到传教士文化。
作者 王飚
出处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0年第1期35-49,共15页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43

  • 1刘树森.李提摩太与《回头看记略》──中译美国小说的起源[J].美国研究,1999,13(1):122-138. 被引量:22
  • 2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96页.
  • 3.《庙祝问答》卷上[M].福州美华括局活板,光绪七年(1882).页二.
  • 4爱汉者纂.《赎罪之道传》卷一第二回“看山玩水赞美上帝”[M].,.页三.
  • 5费乐仁.《现代中国文化中基督教与道教的相遇、论辩、相互探索》[A]..《基督教与近代中西文化》[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页399、页410.
  • 6.《圣书注疏》第二回[M].新嘉坡坚夏书院藏板,道光十九年(1839)镌.页一一、页一二.
  • 7.《赎罪之道传》卷二第九回《论约翰行洗礼师》[M].,.页一.
  • 8.《赎罪之道传》卷一第四回《论老年人听赎罪之道》[M].,.页十.
  • 9费乐仁.《现代中国文化中基督教与道教的相遇、论辩、相互探索》[M].,.页421.
  • 10花之安.《性海渊源》[M].上海:广学会,1893.页76.

共引文献46

同被引文献55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