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齐鲁护理杂志》
2010年第4期84-84,共1页
Journal of Qilu Nursing
二级参考文献11
1 薛冬梅,郭允娟.护理本科自考毕业论文分析[J]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1,8(4):479-479. 被引量:1
2 张莉,张秀兰,李良梅.母婴同室与母乳喂养[J]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1,8(10):1198-1199. 被引量: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幼卫生司.母乳喂养培训教材[M].北京市新闻出版局,1992,14-31.
4 李丛哲.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护理体会.河北护理杂志,1996,1(3):7-7.
5 王如文.提高母乳量研究的零星动态[A]..第七届国际妇幼营养专题讨论文集[C].,1992.45.
6 陈桂芸,宋俊华,于文凤.乳头错觉产生后的母乳喂养指导[J] .中华护理杂志,1999,34(2):90-92. 被引量:22
7 董文芹,张丽萍,王凤平.87例乳头错觉产生后的母乳喂养指导[J] .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2):72-73. 被引量:2
8 毛怀俊,李惠敏,李丽君,于晓惠.应用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J] .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252-252. 被引量:11
9 董秀,张巧云.母乳喂养干预及其对产妇和婴儿的影响[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4):299-300. 被引量:2
10 孔令霞.剖宫产术后促使产妇早进食早泌乳的护理研究[J] .护理研究,2002,16(7):394-395. 被引量:36
共引文献5
1 费婉燕,应亚男.有效早吸吮对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的影响[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4):481-482.
2 曾春鲁.早吸吮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2):12-12. 被引量:2
3 王筝,高俊珂,章瑶,王凤华,金佳敏,朱冰花,徐鑫芬.浙江省婴儿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与康复,2013,12(7):628-630. 被引量:46
4 薛锋,王立新.产后母婴早接触、早吸吮对产妇初乳分泌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14,31(2):304-306. 被引量:13
5 陈香娟.新生儿早吸吮对产妇初乳分泌时间及乳量的影响[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157-15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61
1 戴晓娜,Cindy-Lee Dennis,陈叙,徐玲,李涛,张莉,李彬,路光升.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07-409. 被引量:187
2 隋明凤,赵青.针灸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2):28-28. 被引量:2
3 刘爱华.乳旁加奶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3):252-252. 被引量:6
4 丁洁,李育梅,李红梅,许萍,王兰芳,杨剑芬,李琼.产妇按摩乳头代替婴儿吸吮对催乳素水平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6):3-4. 被引量:14
5 周继勇,衣明纪.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远期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6):501-503. 被引量:14
6 刘辉,刘爱玲,段春英.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34-35. 被引量:6
7 程梅,吴华凤.产后泌乳不足分析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111-112. 被引量:1
8 黄朝梅,谭红彤.孕产期健康教育与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及护理能力关系[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197-3199. 被引量:40
9 莫里森.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9.
1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Breastfeeding Week 1-7 August 2012. [2014-01-10].http://www.who. int/maternal_child_adolescent/news_events/news/ 2012/30_07_2012/erd.
引证文献10
1 黄小燕,谢晓花.产程中刺激产妇乳头对产后泌乳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2011,17(1):32-32.
2 李盛平.母乳喂养相关护理及常见问题处理[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138-139. 被引量:4
3 唐万秋,赖桂凤,方成华.早期乳旁补奶诱导婴儿吸吮促进母乳分泌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4):133-135. 被引量:11
4 吴洁滢.早吸吮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9):141-142. 被引量:6
5 欧怡.吸吮联合康复按摩对高龄再次剖腹产产妇减少产后出血量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9):8-9. 被引量:1
6 顾长风.早吸吮、乳房排空对乳胀程度、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 .药物与人,2014,27(4):37-37.
7 戴红霞.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效果的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14,14(8):830-833. 被引量:62
8 蔡永雪.新型乳旁加奶器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24(6):76-77. 被引量:5
9 周兰,王天慈,徐敏.母乳喂养中应用新型乳旁加奶器的临床效果[J] .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8):2906-2906. 被引量:4
10 马志仿,翟丽君,郭亚丽,胡丽丽,孟令花,马永军,毛晓霞.新型乳旁加奶器对预防新生儿乳头错觉的临床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X):154-15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93
1 樊祯翠.探讨无缝隙护理流程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 .智慧健康,2020,0(4):35-37.
2 刘芳,朱媛媛,周春艳,梁蕊,齐学宏.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0(3):70-70.
3 白俊香,张淑艳,杜庆云.乳房循经按摩配合电动吸乳器对母乳喂养结局的影响[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35):56-58. 被引量:1
4 胡丽丽,翟丽君,马志仿,王海英,孟令花.新型乳旁加奶器临床推广可能性的质性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119-120. 被引量:7
5 陈双双,王媛,陈正红,游婷李,王美月,刘晓蓉.乳头皲裂产妇心理韧性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体会[J] .智慧健康,2018,4(33):42-43. 被引量:1
6 陈丽芳.家庭支持干预对全母乳喂养的影响观察[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12):95-97. 被引量:6
7 崔璐,宁艺芳.系统化健康宣教对孕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4):502-504. 被引量:14
8 戴红霞.系统化护理对产妇压力和婴儿喂养方式干预效果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15,15(2):77-79. 被引量:26
9 黄莉珊,郭莉,胡金英,李巧璋.系统化反馈式护理干预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3):178-180. 被引量:8
10 王年玲.初产妇母乳喂养4~6个月情况调查[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5,27(2):85-87. 被引量:1
1 路爱芝,王小梅,程翠萍.早吸吮的临床意义[J] .长治医学院学报,1995,9(4):325-326.
2 张长英.早吸吮对产后出血的影响[J] .河北医学,2000,6(10):926-928.
3 葛月萍,何真,孙宁.早吸吮与母婴健康的临床分析[J]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1997,11(1):54-55.
4 李晨.产后半小时内早吸吮与乳汁分泌[J] .武汉医学杂志,1994,18(3):136-136. 被引量:1
5 郑育训,强树英,郭杰.创建爱婴医院的做法和体会[J] .中国妇幼保健,1994,9(2):26-28. 被引量:1
6 林丽萍,王海琦.早吸吮减少产后出血的观察[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1997,12(4):224-224. 被引量:2
7 胡翠莲.母婴同室母乳喂养1643例护理体会[J] .武警医学,1998,9(5):262-262.
8 褚梅青.药物流产600例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1):1497-1498. 被引量:1
9 黄桂琴,管丽娟.创建爱婴医院 促进母乳喂养[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5,9(7):38-38.
10 祝艺虹,邱林霞,张庆玲.推广爱婴医院 实施母乳喂养(附1042对母婴情况分析)[J] .安徽医学,1995,16(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