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北旱作农业区宜采用保护性耕作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旱作农业区一直沿袭传统的铧式犁翻耕土壤、裸露休闲耕作法,由于深耕细耙,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的水肥含量,裸露的耕地表土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的肆虐。近年来,传统的耕作方式受到挑战,农业科学家提出了一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即对农田实行保护性耕作。
作者
张宗军
窦学诚
机构地区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6期297-297,304,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优点
西北旱作农业区
分类号
S345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4
1
路战远,宋小琴,张德健,于传宗.
内蒙古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和有关问题的思考[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37(6):1-3.
被引量:10
2
王玉林,靳春霞.
宁夏银北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1):228-229.
被引量:2
3
杜桂新.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10):31-31.
被引量:2
4
李社潮,张景川.
吉林省保护性耕作发展建议[J]
.农机科技推广,2010(1):45-4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魏国朝.
高寒地区保护性耕作现状与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07(6).
被引量:1
2
董立国,袁汉民,李生宝,蒋齐,张源润,蔡进军,王月玲,季波.
发展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5S):96-97.
被引量:7
3
张宇,刘恩才,于海秋,张丽娟,衣莹.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温和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88-389.
被引量:15
4
关跃辉.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1):78-80.
被引量:12
5
张德健,路战远,智颖飙,郭跃,程国彦,李淑芳,马旭明.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小麦田间杂草发生规律及控制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479-1481.
被引量:6
6
张晓艳,王立,黄高宝,陈光荣.
保护性耕作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效应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20-2521.
被引量:6
7
赵兰芳.
保护性耕作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8(9):209-210.
被引量:9
8
王玉玲,刘桂芝,王爱萍,殷立平.
少免耕之保护性耕作技术探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52-252.
被引量:11
9
韩泽华.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与变革[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4):97-98.
被引量:5
10
谢红梅.
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1965-1967.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2
1
刘月楼,种旭东,刘桢,赵金梅.
保护性耕作在小麦生产上的增产增效试验[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8(3):46-46.
被引量:8
2
李剑锋.
西华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现状及推进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5):96-96.
3
王海,刘万军,王斌.
黄河上中游盐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其实施效益分析——以宁夏平罗县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区为例[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2):155-159.
被引量:3
4
吐尔洪.热孜克,仙米西努尔.克里木.
莎车县一次大降水天气分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21(5):117-119.
5
孙虎.
阜阳市农业保护性耕作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3(9):245-246.
被引量:2
6
郜洪琳.
濉溪县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及效益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1):257-257.
7
张德健,路战远,张向前,王玉芬,智颖飙.
不同耕作条件下玉米光合特性的差异[J]
.华北农学报,2014,29(2):161-164.
被引量:14
8
黄德兴.
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技术的效益与推广应用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5):249-250.
被引量:2
9
李社潮,周丽伟,都钧,郝春天,初玉琴.
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成效机理与关键环节研究[J]
.农业工程,2012,2(1):32-35.
被引量:2
10
郭红娟.
如何促进保护性耕作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7):123-12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5
1
王立春.
关于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建议[J]
.吉林人大,2021(10):22-23.
被引量:1
2
宋占华,肖静,张世福,李玉道,杜现军,李法德.
曲柄连杆式棉秆切割试验台设计与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S1):162-167.
被引量:42
3
介战,罗四倍,周学建.
基于LabVIEW的联合收割机水稻喂入量遥测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S2):87-91.
被引量:27
4
张音霄,邹洪涛,张玉龙,张玉玲,虞娜,范庆锋,黄毅.
免耕年限对东北旱田土壤性质及玉米根系、产量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15,46(2):433-437.
被引量:13
5
刘占锋,傅伯杰,刘国华,朱永官.
土壤质量与土壤质量指标及其评价[J]
.生态学报,2006,26(3):901-913.
被引量:417
6
董立国,袁汉民,李生宝,蒋齐,张源润,蔡进军,王月玲,季波.
发展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5S):96-97.
被引量:7
7
彭文英,张雅彬.
免耕对粮食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评述[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4):113-118.
被引量:37
8
张强,秦涛,张红艳,阮祥稳.
玉米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J]
.玉米科学,2006,14(2):168-169.
被引量:29
9
许振柱,周广胜.
全球变化下植物的碳氮关系及其环境调节研究进展——从分子到生态系统[J]
.植物生态学报,2007,31(4):738-747.
被引量:34
10
李春霞,王俊忠,李友军,李胜利,杨艳萍,熊瑛,陈阜.
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效益影响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39-674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6
1
刘月楼,种旭东,刘桢,赵金梅.
保护性耕作在小麦生产上的增产增效试验[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8(3):46-46.
被引量:8
2
邓明华,葛蓁,熊琼,汪小志,鲍秀兰.
基于嵌入式PLC的秸秆切割力动态控制方法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6,38(2):44-48.
被引量:2
3
何如,张双羽,杨彩红,王立.
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20,39(11):3890-3902.
被引量:10
4
高丽,滕奎秀,陈宏森.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解析[J]
.山西农经,2021(20):104-106.
被引量:2
5
冯彦淞,杨彩红,强玉泉.
耕作模式对河西绿洲灌区夏玉米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J]
.中国沙漠,2023,43(4):200-208.
6
卢志强,温思佳,李雨泽,李国瑞,温晓霞.
免耕对玉米生产力的影响:基于全球荟萃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24,33(3):452-468.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雷友,曹国鑫,牛新胜,张宏彦.
土壤深耕对冬小麦根系在土壤剖面分布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1(8):272-273.
被引量:12
2
巨兆强,刘小京.
干旱盐碱区耕作方式改变对土壤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12,16(7):6-10.
被引量:6
3
崔凯,高志强,赵红梅,任爱霞,李光,孙敏,杨珍平.
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播种方式对幼苗的影响[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4):312-315.
被引量:1
4
蔡东明,吉万全,张荣琦,陈春环.
栽培措施对小麦新品种陕麦159产量及其产量三要素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71-71.
5
邵云,赵院利,冯荣成,王小洁,张紧紧,胡永娟.
耕层调控和有机物料还田对小麦产量及氮磷钾分配利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3,33(1):117-122.
被引量:8
6
黄建全,田淑芬,商佳胤,张娜,王丹.
行间生草对玫瑰香葡萄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2014,20(5):77-80.
被引量:10
7
李洋阳,刘思宇,单春艳,姬亚芹.
保护性耕作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构建及实例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5):48-54.
被引量:22
8
林岚.
基于Q系列PLC三层网络及冗余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J]
.电子设计工程,2016,24(17):125-127.
9
张梅梅.
嵌入式PLC的设计与研究[J]
.电子制作,2018,26(16):79-80.
10
张银平,迟岩杰,王占滨,李晓冉,李洪文,刁培松.
麦-玉两熟区组合耕作模式周期生产力综合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16):35-43.
被引量:2
1
宋家全,李爱兵,史永梅.
马铃薯、蚕豆间套垄作高效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5):77-78.
被引量:2
2
毛钟警.
地膜冬花生栽培技术[J]
.广西热带农业,2005(6):42-43.
3
段学聪,顾建忠.
地膜冬花生栽培技术[J]
.云南农业,2002(11):12-12.
4
钟志堂,姜文荣,王景阳.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玉米机械化生产中的应用[J]
.江苏农机化,2011(4):17-19.
被引量:3
5
郝才林.
夏玉米免耕播种注意事项[J]
.山东农机化,2011(3):36-36.
6
黄山,刘武仁,殷明,彭现宪,张卫建.
东北地区玉米田长期免耕土壤碳氮及微生物活性的剖面分布特征[J]
.玉米科学,2009,17(3):103-106.
被引量:8
7
石林榕,吴建民,赵武云,孙伟,王蒂,李辉,刘全威.
圆盘栅式马铃薯挖掘机的研制与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4):15-21.
被引量:33
8
詹国祥.
4YC-110型秧草收获机[J]
.农业装备技术,2011,37(3):44-44.
9
新型秧草收获机[J]
.农家致富,2011(9):29-29.
10
赵波.
花生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中国农业信息,2010,22(5):29-30.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