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宠儿》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托妮·莫里森是世界文学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宠儿》作为莫里森的代表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作品中的色彩的描写包含独特的象征意义,不仅深化和充实了作品的主题,也丰富和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为读者提供了多种作品解读的可能性与丰富性。
作者
许晓萍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宜春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01-103,共3页
Journal of Yichun University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宠儿》
色彩
象征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威·巴·叶芝.诗歌的象征主义[A].戴维·洛奇主编.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53.
2
胡笑瑛.
文学象征论[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29(4):17-19.
被引量:2
3
托妮·莫里森.宠儿[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
4
周宪.小说修辞学(译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7.
二级参考文献
3
1
[1]CHRIS BALDICK.牛津文学术语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3]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Z].北京:现代出版社,1993.
3
贺昌盛.
象征:符号与隐喻——象征本体论诗学探源[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1):91-95.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8
1
黄晖.
论《宠儿》的后现代叙事艺术特征[J]
.贵州社会科学,2009(6):113-118.
被引量:4
2
陈希璐.
谁是真正的宠儿——论塞丝的人格分裂与自我超越[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5):72-75.
被引量:1
3
牛小玲.
后现代视域下的《宠儿》叙事风格[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4):220-222.
被引量:3
4
刘婷.
中国象征人类学研究综述[J]
.贵州民族研究,2010,30(4):39-46.
被引量:1
5
计艳辉,孙兴智.
人鬼情未了——托妮·莫里森的哥特情怀[J]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9):64-65.
6
杜宇航.
三代人的历程——试析莫里森《宠儿》中黑人女性主体身份的建立[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4):31-33.
被引量:3
7
吴金莲.
《宠儿》中的黑人母亲形象[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7(4):13-14.
8
赵振臻.
试论托妮·莫里森《宠儿》中房子的象征意义[J]
.开封大学学报,2011,25(3):44-46.
9
汪明珠.
不确定性——论《宠儿》的后现代特征[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3(4):7-9.
10
穆娟丽.
是什么让他们与众不同?——浅析《宠儿》中黑人自我意识的萌发过程[J]
.长安学刊,2012(2):49-50.
同被引文献
17
1
习传进.
魔幻现实主义与《宠儿》[J]
.外国文学研究,1997,19(3):106-108.
被引量:22
2
王丹丹.
会说话的“疤痕”——《宠儿》中疤痕意义的颠覆[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8):16-17.
被引量:4
3
赵莉华,石坚.
《宠儿》中的“空间表征”之争[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1):163-173.
被引量:7
4
王烺烺.
欧美主流文学传统与黑人文化精华的整合——评莫里森《宠儿》的艺术手法[J]
.当代外国文学,2002,23(4):117-124.
被引量:17
5
汪顺来.
《宠儿》中的象征和隐喻意义[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1):56-60.
被引量:16
6
任海生,张殿雨.
象征主义手法与象征[J]
.邢台学院学报,2006,21(2):90-91.
被引量:9
7
吕两安·马尔松.严璐,冯寿农,译.爵士乐简明史[M].中闭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
艾琳·索森.袁华清,泽.美国黑人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9
腾金秋.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中的<宠儿>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10
托尼·莫里森著,潘岳、雷格译.宠儿[M].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p36、p37、p20、p23、p7、p27、p280,p287,p50,p281,p219-221,p220,p144,p208,p252,p253,p110,p120、p8,p30.
引证文献
6
1
李伟倩,钟京霞.
火中涅槃,曦光破晓的声音——《宠儿》思想内容与黑人音乐特性的契合[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8):62-63.
被引量:2
2
罗毅.
“树”不尽的“象”思累——“树”意象的象征意义对《宠儿》文本主题的重构[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21(1):73-76.
被引量:1
3
齐欣,林意新.
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创伤的美学审视[J]
.江西社会科学,2013,33(2):79-83.
被引量:4
4
崔学林.
“颜”外之意——从《宠儿》中的颜色词看黑人精神的崩溃之旅[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0):188-190.
5
张静.
论《宠儿》(Beloved)中的象征主义手法与魔幻现实主义[J]
.北方文学,2019,0(11):59-61.
6
王琳.
托尼·莫里森小说《宠儿》中的颜色象征解读[J]
.文化学刊,2020(7):93-95.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杜芸.
《宠儿》中女性主义意识研究[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5):71-72.
2
陆美.
《最蓝的眼睛》黑人小女孩的创伤解读[J]
.黑河学院学报,2016,7(5):175-176.
3
李若兰.
黑人音乐在《宠儿》叙事中的体现[J]
.长城,2013,0(01X):207-208.
被引量:1
4
刘晓然.
基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外国文学作品《爱》[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9):100-102.
5
白秀敏.
《堪城遗孤》中黑人女性的新形象[J]
.文学教育,2020(33):122-123.
6
沈燕.
从解构主义视角分析“宠儿”身份:复仇者?救赎者?[J]
.今古文创,2023(20):16-18.
7
焦晓琳.
创伤与疗伤——《所罗门之歌》中创伤理论的应用[J]
.海外英语,2016(9):163-165.
1
唐佳.
论《宠儿》中的“记忆”[J]
.西安社会科学,2011,29(6):145-146.
2
李雪平.
《宠儿》中的宠儿身份解说[J]
.青年文学家,2011,0(17):39-40.
3
刘继坤,王丹丹.
从文化双重性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宠儿》[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01Z):69-70.
4
李徽.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色彩的象征意义[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10):159-159.
5
王沁园.
简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意象的运用[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3):120-121.
6
宋占春.
魔幻与现实的珠联璧合——刍议托妮·莫里森的魔幻现实主义[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0(5):46-48.
7
邢利娜.
黑眼睛苏珊们的世界——黑人女性在莫里森社群中的作用及其意义[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7-80.
8
苏婷婷,杜志卿.
无法走出过去的阴影——托妮·莫里森笔下的比尔·科西[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10):129-131.
被引量:1
9
张馨元.
《紫色》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色彩象征意义的比较[J]
.世纪桥,2013(1):34-35.
10
范晔.
托妮·莫里森笔下康瑟蕾塔人物形象的原型分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3):35-35.
宜春学院学报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