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金”戈铁马下的一株文学奇葩——浅论元好问之《秋望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最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为人称道的总是他的诗歌和诗论,而其他文体作品并不为人所重视。本文就选用他"低调"的赋作——《秋望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其对先秦两汉文学艺术特色的承传及其原因,从而也为我们体察整个金代文坛的状况另辟蹊径。
作者
隋晓会
机构地区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46-50,共5页
Journal of Shaanxi Radio & TV University
关键词
秋望赋
悲秋
无一字无来处
杜诗学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刘锋焘.元好问研究百年之回顾与反思[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03).
同被引文献
19
1
武怀军.
元好问辞赋原论[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5):29-32.
被引量:2
2
李峭仑,蔚润明.
试论元好问碑记文章的史学价值[J]
.晋阳学刊,1990(5):89-96.
被引量:3
3
陈长义.
试论遗山碑铭文章的文学价值[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7(1):36-40.
被引量:8
4
王永.
史家意识与遗民情怀——元好问碑志文新论[J]
.民族文学研究,2006,24(2):61-66.
被引量:4
5
李瑞卿.
《中州集》文章观[J]
.民族文学研究,2008,26(1):18-25.
被引量:2
6
王永.
论元好问的散文理论和记体文创作[J]
.民族文学研究,2008,26(1):26-30.
被引量:2
7
乔芳.
以事写人 形随事赋——元好问碑志文写人艺术探微[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2):95-99.
被引量:1
8
王树林.
金末文风嬗变与元好问的散文审美理论[J]
.民族文学研究,2008,26(3):105-110.
被引量:5
9
魏崇武.
论元好问“避难南渡”时期的散文创作[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12):194-198.
被引量:2
10
乔芳.
从碑志文看元好问的政治、社会价值观念[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67-7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于东新.
元好问散文研究七十年综述及展望[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9,0(12):47-51.
1
张艳.
金元之际杨果诗文创作初论[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3):67-68.
被引量:1
2
谷显.
先秦两汉文学的研究同样应该受到重视[J]
.文学遗产,1961(391):1-1.
3
魏翔.
学习先秦两汉文学的些许杂感——关于《韩非子》和《史记》[J]
.文学界(理论版),2011(7):200-200.
4
魏崇武.
论耶律楚材的散文创作[J]
.民族文学研究,2006,24(1):130-136.
被引量:1
5
宋卉.
汉乐府诗的叙事学解释[J]
.文学界(理论版),2012(2):191-192.
被引量:1
6
张海明.
本诚宗雅论正体——元好问诗论述评[J]
.民族文学研究,1990,8(1):3-9.
被引量:3
7
于新.
浅析元好问的词[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87-88.
被引量:1
8
颜庆余.
元好问与词序的进化[J]
.兰州学刊,2009(4):206-209.
被引量:1
9
王玫.
论近二十年魏晋南北朝诗文研究之得失[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5):56-59.
10
尹雨晴,王玉华,李雪温.
元好问金元易代前后的诗歌异变[J]
.青年时代,2016,0(8):1-1.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