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注儿童文化安全——抵御来自成人文化的威胁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儿童文化是儿童自己的文化,是一种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然而儿童文化安全面临着来自成人文化的威胁,包括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污染和压制。我们需要破解儿童文化安全的危机,为儿童文化生存创造自由的空间,提倡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共生共存。
作者
向琴
陈世联
机构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出处
《基础教育研究》
2010年第2期3-5,共3页
Basic Education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元文化视野下的西南民族儿童社会化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儿童文化
文化安全
成人文化
威胁
分类号
G610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5
1
张博,张海丽.
关注儿童发展的文化安全[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2):7-9.
被引量:1
2
陈乔之,李仕燕.
西方文化霸权威胁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选择[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1):1-7.
被引量:21
3
裘指挥.
理解儿童文化[J]
.学前教育研究,2003(2):17-18.
被引量:33
4
边霞.
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J]
.学前教育研究,2001(3):8-9.
被引量:56
5
傅莲.
论文化安全[J]
.国际政治研究,2000,21(4):113-11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陆建人.
东盟的新安全观[J]
.当代亚太,1999(9):3-7.
被引量:10
2
胡永佳.
论美国对中国的文化误读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
.北京社会科学,1999(1):31-38.
被引量:4
3
田文林.
国际政治视野中的文化因素[J]
.现代国际关系,1999(9):22-25.
被引量:5
4
赵晨.
东盟的新安全观[J]
.国际问题研究,1998(3):21-24.
被引量:7
5
李少军.
论安全理论的基本概念[J]
.欧洲研究,1997,18(1):24-33.
被引量:35
6
唐永胜,程海南.
关于综合安全[J]
.欧洲研究,1997,18(3):42-46.
被引量:6
7
邱明正.
论文化发展与综合国力[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8(1):16-21.
被引量:4
8
叶章蓉.
国家安全与发展[J]
.欧洲研究,1993,14(6):17-23.
被引量:4
9
达寒.
俄罗斯的精神道德安全[J]
.国外社会科学,1996(2):31-36.
被引量:1
10
张汝伦.
文化视域中的全球化理论──罗兰·罗伯逊的全球化理论简述[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8(6):23-26.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101
1
付红珍.
儿童文化视角中的早期教育及其现实意义[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6).
被引量:1
2
周军,黄立营.
“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范式论[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3):15-18.
被引量:1
3
何卫青.
消逝的儿童文化——传统儿童游戏引发的儿童文化思考[J]
.中国青年研究,2006(4):48-52.
被引量:17
4
熊华生.
童年消逝与教育责任[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4):26-29.
被引量:10
5
陈欢.
让儿童自由的成长——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J]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32-36.
被引量:2
6
于运全.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任重道远[J]
.对外大传播,2007,15(1):44-46.
被引量:24
7
许琼华.
试析师幼冲突的多学科解决思路[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08(1):30-32.
被引量:2
8
苏娟.
编辑政治意识与国家文化安全[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1):63-67.
被引量:6
9
种晓明,王权.
文化安全视域下的编辑创新[J]
.新闻世界,2009(3):72-73.
10
杨新洪.
深圳在珠三角城市群中竞争力及政策建议[J]
.特区实践与理论,2009(3):13-16.
同被引文献
51
1
郑晓江.
中国文化研究热潮兴起的原因和前景[J]
.社会科学,1986(4):11-13.
被引量:2
2
邹义华,李超彬.
儿童文化与儿童的社会化[J]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1991(12):4-4.
被引量:1
3
李素梅,格日乐.
儿童观的哲学意蕴及对幼儿教育的反思[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10):22-24.
被引量:3
4
束从敏.
儿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J]
.早期教育(上半月),2001(15):11-12.
被引量:10
5
袁宗金.
是谁蒙住了儿童的眼睛——儿童生活世界的“蒙蔽”与“敞亮”[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2):21-24.
被引量:7
6
刘晓东.
论儿童文化——兼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补互哺关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3(2):28-35.
被引量:91
7
何卫青.
消逝的儿童文化——传统儿童游戏引发的儿童文化思考[J]
.中国青年研究,2006(4):48-52.
被引量:17
8
熊华生.
童年消逝与教育责任[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4):26-29.
被引量:10
9
申晓燕,陈世联.
儿童游戏·游戏文化·儿童文化——基于文化学的探讨[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25-128.
被引量:12
10
汪琴,陈世联.
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审视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23(1):60-6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张登山,李锦吉.
教师文化对儿童文化的负面影响及消减之策[J]
.南方论刊,2017(10):99-102.
2
边霞,张克明.
我国儿童文化研究的三十年:回溯、反思与展望[J]
.学前教育研究,2022(8):37-5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林兰.
为“缄默的群体”发声:儿童同伴文化研究的源起、价值与未来[J]
.学前教育研究,2023(11):18-26.
被引量:1
2
曹英,孙立明,陈希.
大健康教育:全面提升幼儿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J]
.学前教育研究,2024(2):87-90.
被引量:3
3
郑素华,杜文.
面向日常生活——论儿童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域[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9(4):21-31.
1
钮建刚.
尊崇儿童文化 预约课堂精彩[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09(12):71-72.
2
马文华,贾秉权.
儿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J]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C),2014,0(9):5-7.
3
沈凤.
现代儿童文化特点分析[J]
.教育科研论坛,2011(6):81-82.
被引量:3
4
钱雨.
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内在联系[J]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2006(7):45-45.
被引量:2
5
裘指挥.
理解儿童文化[J]
.学前教育研究,2003(2):17-18.
被引量:33
6
范雪兰.
教育:放飞生命——谈辅导员老师如何看待学生文化[J]
.青年教师学报,2007(5):105-107.
7
樊仁秀.
儿童社会化新视角[J]
.学子(理论版),2014(6):7-8.
8
张炜红.
玩转游戏,快乐作文[J]
.作文成功之路,2014(12):83-83.
9
邓海燕.
论儿童文化与儿童的创造性思维[J]
.西部教育研究(内江),2013,13(3):30-33.
10
杜晓利.
走向儿童文化[J]
.教育科学,2001,17(3):62-64.
被引量:9
基础教育研究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